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生活中我們常常見到家長面對破碎的盤碗或精美的花瓶,嚴厲訓斥孩子,你怎么總出錯,什么也干不好,而孩子則垂頭喪氣,委屈抽泣。小孩子過多的出錯是一個普遍的現象,那么,我們家長如何面對呢?
建議家長:
1. 對孩子的出錯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應該認識到頻繁的出錯正是孩子不成熟的特點。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政黨,小到一個團體、一個家庭,誰不出現錯誤?一個成年人不知要犯多少個錯誤,何況一個無知的正在求知和探索中成長的孩子。在西方,孩子被認為是“有權利犯錯誤的人”。孩子犯錯誤多半是由于管不住自己或無經驗,不熟練。如在家務勞動中打碎杯碗,碰壞您屋中的擺飾物等。這是孩子不成熟的特點,不算缺點,屬正常行為。家長切記要放下望子成龍之心,不要求全責備。要把孩子成長中的錯誤導致的物品損失視為“交學費”,用平和心態對待犯了錯誤緊張得不知所措的孩子,幫助孩子總結經驗,逐步掌握所做事情的技巧,使他的能力不斷提高。
2. 對待孩子出錯,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人類學習任何事物都要經歷一個由不會、不熟練,到初步學會和熟練掌握的過程。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要有責任耐心地去幫助他學會要學的東西。對孩子的失誤,切忌不要怒吼和訓斥,這種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行為,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在怒吼和訓斥中,孩子會不知所措,再做這件事情增加了“怕”的心理負擔,事情做得反而更糟。更為嚴重的是,經常遭受家長責罵和訓斥的孩子,脆弱的神經系統會受到損傷,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人會顯得木訥呆滯,會陷入惡性循環。教育者的惡性刺激對被教育者效果恰恰相反。對他學習掌握一種知識技能會起到阻礙作用。比如,我們經常見到丈夫教妻子開車,總說她“笨”,不斷叨叨、訓斥,結果往往是不歡而散,半途而廢。妻子到駕校很快就學出來了。成人的承受力尚且如此,更何況孩子呢?因此,家長要手把手地教孩子做事,耐心地講解要領,即使孩子出了錯,千萬別責罵,反而要給予安慰,緩解他的緊張心理。此外,家長要十分注意更不要在外人面前說孩子的缺點。
3. 家長要給予孩子足夠的鼓勵,保護好他的積極性。要特別注意孩子對完成任務能力的掌握,任務難度一定在孩子能完成的能力范圍內。切忌揠苗助長,違背孩子的成長規律,讓他做難以完成的事。要知道,助子成功就是對他積極性的最好保護,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就是從一個“成功”到一個“成功”奠定的。
下一篇:如何處理寶寶告狀的大學問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應對寶寶的小牛脾氣?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