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我是孫悟空
2歲半的胖胖是我們班的新生,他最大的興趣就是模仿孫悟空,初次見面我就領教了他的這個本事。
“你好,我是你的老師,你可以叫我徐老師?!迸峙直牬笱劬χ便躲兜乜粗?,好像沒聽懂我的話。不一會兒,他竟然舞動著金箍棒找妖精去了!這可把送他來的“親友團”急壞了,趕緊把他追回來,重新把我隆重地介紹一遍:“胖胖,她是你的老師,就像唐僧是孫悟空的師父?!迸峙止灰稽c就通,立刻叫了我一聲“師父!”
新來的孩子第一天情緒都不太穩定。還好,我們這天坐車到火車站上戲劇課。一路的景色讓胖胖暫時忘卻了離開家人的苦惱,我親了一下懷里的他:“哈哈,被我親到了吧!”我以為他會開心地笑,沒想到他一語驚人:“妖精才會哈哈地笑,孫悟空是哼哼地笑!”
胖胖每天帶著金箍棒來幼兒園。他認定自己就是孫悟空,把打妖除魔視為己任。一天,婁域戴著奧特曼的面具在后院里玩,被胖胖追打得滿院跑,說是要打妖怪。平時胖胖的一言一行也都模仿孫悟空,與小朋友發生沖突就說:“看俺老孫怎么收拾你!”回家時則對我說一句:“師父,老孫告辭了!”
為了幫他建立正確的概念,我反復跟他說這個世上沒有妖怪,也讓班里的每個孩子都告訴他“你是胖胖,不是孫悟空”。剛開始他并沒有理會,可大家都這樣說的時候,他一下子委屈地哭了。那一刻,我開始懷疑自己這樣做是不是正確,我不能肯定他的狀態是一種單純的模仿,還是一種神游。(徐穎)
孫瑞雪:
兒童向往神通廣大。很多兒童喜歡孫悟空,因為孫悟空神通廣大。大多數孩子都曾想象過自己是孫悟空,有些孩子收集孫悟空的書,畫孫悟空,反復看電視劇《西游記》。
兒童有“神”的敏感期,崇拜“神”、熱切地認識“神”,搜集“神”的故事;想象和實施“神”,進一步夸張和設想“神”,編織“神”的神話;希望“神”在現實中出現、想象自己和“神”在一起,想象或期待自己就是“神”,“神”游天下。模仿神的各種特質和細節,搜集“神”的各種內容,一個都不放過,全部研究清楚。剛開始,兒童不能把自己和故事分開時,就會認為自己就是那個“神”。把這個現象稱作“神”游最名副其實(此“神”游和蒙特梭利歧變中的“神游”是兩個概念)。根據兒童發展是人類發展縮影的理論,我們可以從現存的神話和宗教以及一些供奉神的原始部落印證這一點。
4、5歲或者更早一點,兒童就會根據自己的心理狀態去崇拜一些偶像。通過觀察我發現,那些成長在強權中的兒童崇拜強大的、有暴力傾向的神,這有點像人格替換,借助強大的神去面對強大的父母和老師;那些生長在平和環境中的孩子,會崇拜智慧和美麗的神。
這個年齡段的兒童正處在身份確定的敏感期,他會選定一個偶像并時時模仿,“我是忍者神龜!”“我是超人?!蔽页3B牭竭@些話。通過吸收偶像的人格特點,兒童建構自己的人格狀態,最終形成自我。我們推想胖胖也可能正處在這一時期。
這個敏感期過去后,你再這樣一叫他,他可能會不高興,會說:“我就是我。”
我們要和孩子一起度過人類的童話期,幫他走向成人。
老師,我很棒
孩子們都在專心地工作。3歲半的肖肖在探索二項式。摸索了半天,不知道下一步怎么辦,就開始四處張望。
我走到他旁邊,坐下來問他:“我可以和你一起工作嗎?”他臉上是一副無從下手的表情,點點頭表示同意了。我對他說:“請觀察?!比缓髮⒍検降牟僮鬟^程,以分解、緩慢的動作全部演示了一遍。肖肖的表情依然不自信,悄悄對我說:“老師,我不會工作二項式?!蔽艺f:“老師相信你會做得很好?!?/p>
他拿起二項式開始嘗試,完整地操作了一遍,操作完畢,依然用一種很不自信的眼神看我。我說:“肖肖,非常棒,你還想工作嗎?”他愉快地點點頭。這一次操作完成后,肖肖的表情顯得很有成就感,他指著完整的二項式,自豪地對我說:“老師,你看!”我親吻了一下他的額頭:“非常棒。”就這樣,肖肖重復工作了很多遍,離開教室的時候,他對我說:“老師,我很棒吧!”(朱曉紅)
孫瑞雪:
二項式教具就是把中學里的二項式(a+b)2做成直覺的形態。這個教具在兒童階段可以當作積木,而且是很好的、很高級的積木。到了中學時期,這個積木的數學意義表現出來,那時,工作過這個積木的孩子就會輕松地理解這個公式。
二項式教具是這樣的:a和b相加得到一個長度,以這個長度為邊長求面積,就等于一塊以a為邊長的正方形的面積,加上一塊以b為邊長的正方面積,再加上兩塊以ab為邊長的正方形面積。
有了這個思路,孩子們接下去就能容易理解三項式:27塊小立方體的總和。接著就理解多項式。這就是蒙特梭利教具的魔力。
三項式
9:30左右,主題課結束了。3歲7個月的王詣達徑直來到桌邊,取了一支筆,選擇了“三項式”教具。以我的經驗,他的心智尚未達到工作三項式的程度,但他臉上的表情令我驚訝——一種很深的寧靜,仿佛他此刻置身于另一個世界。
15分鐘后,我再次觀察他時,發現他已將形態相同、顏色相同的木塊壘在一起,進行了分類。在此之前我從未向他展示過三項式的操作步驟。這時,王詣達旁邊的李博文過來了,試圖參與進來,王詣達用目光尋找到我,平靜地說:“老師,他打擾我工作?!蔽伊⒖贪牙畈┪谋ч_,王詣達頭也不抬,繼續工作。
lO分鐘后,王詣達的注意力轉移到了李博文的“二項式”上,而此刻李博文在搬運二項式。這時王詣達的表情有點發呆。我試圖引導他繼續工作,我認為他一旦能分類,下一步就可以進行三項式底層排列。但很快我發現他的目光是游離的,注意力仍在李博文的二項式上。我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已構成“打擾”,便迅速離開。(閏華)
孫瑞雪:
“三項式”對幼兒來說是比較難的教具,兒童會根據自己的理解去操作它。對兒童來說,最重要的是喜歡工作,在工作中發展他的邏輯思維能力。
你不是好男人
餐廳里,3歲的虎虎把腳放在桌沿上仰天大喊:“煩死了!煩死了!”我走過去問:“虎虎,你怎么了?”老師,我快煩死了!”“為什么?”我煩,我就是煩?!被⒒⒌谋砬槌林貥O了。
“能告訴老師你煩什么嗎?”蹲在旁邊,看著他煩躁的樣子,我心里很難受,什么事情能這樣折磨孩子?
“我煩我爸?!彼粗艺f。
“這樣好嗎?你先吃飯,然后我們談談?”虎虎點點頭,松了一口氣,拿起小勺子吃飯。
吃完飯,我和虎虎獨自待在一起聊天。我問道:“你今天不快樂嗎?”他點點頭:“老師,我爸爸對媽媽不好。”
“為什么?”
“反正不好,他從來不抱我媽媽?!彼@得很無奈。
“小虎虎,你可以試著幫幫他們?!?/p>
“怎么幫?”他馬上轉過臉來問。
我想你可以經常摟摟爸爸,然后建議爸爸學你這樣對待媽媽……”虎虎聽完,過了好一會兒,點點頭。
第二天見到了虎虎媽,和她談到了小虎虎的煩惱,我才明白問題出在哪兒。前兩天,虎虎跟著爸爸媽媽到戶外玩,爸爸抱起虎虎,一邊親他一邊說:“虎虎真可愛,爸爸愛你?!比缓罂粗鴭寢尮室庹f,“我就不喜歡媽媽,她一點也不可愛,我就不抱她。”
小虎虎曾經在電視上看過一則廣告——“讓女人心動的男人才是好男人?!庇谑撬D身說:“爸爸你不是好男人!”爸爸驚奇地問:“為什么?”“因為你不能讓我媽媽心動,所以你不是好男人。”
就是爸爸的那番玩笑話使孩子單純的心靈產生了波動。那天以后,虎虎很痛苦,他擔心爸爸不愛媽媽了。
這件事深深觸動了我。在孩子面前我們必須對自己所說的話負責,不能亂逗孩子,因為孩子還不明白什么是開玩笑。(陳文慧)
孫瑞雪:
孩子的煩惱表現在他的顯意識,孩子的壓抑表現在他的潛意識。顯意識通過話語表達,潛意識則在睡夢中流動。
爸爸對媽媽不好了,媽媽對爸爸不好了,爸爸媽媽吵架了……都會使孩子難過、焦慮。因此,明智的父母不當著孩子吵架,夫妻之間的問題私下里解決,不讓孩子承受成人的煩惱和痛苦。
然而最好是父母相愛。要了孩子,要學會相愛。這樣孩子因父母相愛,就知道什么是愛,這是孩子未來自己婚姻幸福的基礎。我們可以為了孩子而相愛。
一位父親這樣說:“我可以為子女做的最偉大的事情就是愛他的母親?!边@種愛給兒童帶來安全感、穩定感、美好和神圣。
逗孩子是成人的一個習慣,也是一個問題。有時我們并沒有逗孩子,而是說話隨意了一些,就能給孩子帶來煩惱。對孩子大意不得。說話時,請把小孩子當成和你一樣平等的人看待。
請爸爸工作
3歲的貝貝是一個秩序感很好的孩子。那天下午晚些時候,爸爸來接貝貝,可他還想在教室里工作,不想回家,就對爸爸說:“爸爸,你把鞋脫了和我一起工作。”爸爸說:“好吧!脫鞋進了教室。貝貝走到教室門口,看著兩只隨意擺放的鞋子,對爸爸說:“爸爸,我把你的鞋歸位?!闭f完,把爸爸的鞋歸位在鞋架上。進了教室,貝貝又對爸爸說:“爸爸,你先去拿一張工作毯,我們在工作毯上工作?!必愗惖陌职致犜挼啬脕硪粡埞ぷ魈?。貝貝拿來螺母組合,放在爸爸的工作毯上,讓爸爸工作。(金娟)
孫瑞雪:
孩子不僅會把規則變成秩序固定在自己身上,還會把它變成一種通則;孩子喜歡規則,就會把規則當作禮物送給父母、教師和喜歡的朋友。一個個良好的規則積累起來,最后造就一個文明的成人。
熟悉新環境
我第一天進小愛神班,就見到了不快樂的桐桐。
桐桐的小臉上,長著一雙明亮的大眼睛,大大的雙眼滿含著與她3歲年齡極不相稱的憂郁。
每天早晨,從她媽媽手里接過她時,我都要對她說聲:“早晨好?!钡卮鹞业?,總是桐桐無聲的啜泣與滿眼的淚水。整個早晨,她的情緒都很低落。午飯時間大概是她一天中最失落的時刻,一進嘈雜的餐廳,她就大哭著抓住老師,一遍又一遍重復:“我不想吃飯!我不想睡覺!”只要你告訴她:“老師喂你吃飯,老師抱你睡覺!”她便會安靜下來,但依然會無聲地流淚。
吃完午飯回到班里,桐桐一步不離老師,一直等到老師把所有的小朋友安頓好,抱著她坐下來,她似乎才真正平靜下來,依偎在我的懷中,聽著故事,安然入睡。
桐桐來學校才半個月,還沒建立起對環境和老師的安全感,我理解她的淚水與憂郁,我相信,總有一天她會快樂起來的。
日子一天天地過去,桐桐一天天發生著變化。早晨來時她不再哭泣了,午飯也開始自己吃了,睡覺也不需要老師抱了。下午上課,她能專注地做手工、畫畫或是選擇教具去工作。
從不快樂到快樂,桐桐只用了短短幾個月的時間。(段武寬)
孫瑞雪:
新環境是否安全,成人靠經驗和理性來判斷,兒童卻做不到。陌生的環境使兒童焦慮、緊張、恐懼,充滿了不安全感。幫助兒童熟悉新環境、消除不穩定的情緒,使他心情好起來,最好的方法就是關注她的情緒,給他愛和自由。
我們學校每個班,會專門安排一個老師照顧新來的孩子。一個班每周只接收一個孩子(混齡班級,2歲半~5歲)。讓孩子把安全感建立和轉移到這個老師身上。剛來的孩子都懼怕學校,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大門一關,親人被關到了外面。孩子尤其懼怕進教室,他擔心教室將他關起來回不了家,見不到父母。孩子也懼怕老師(她是陌生人)、懼怕進餐廳吃飯、懼怕上床……相對而言,孩子覺得大街上比較安全。我們派老師陪孩子出去走動,累了再回學校,這樣對學校就有了家的感覺,派老師陪孩子接近他恐懼的東西,逐漸消除他的恐懼。這個過程讓孩子逐漸感覺這個人不錯,跟媽媽很像,能夠依賴她。這樣孩子就開始依賴環境,就逐漸成為環境的主人。最后,孩子進幼兒園如同進了另一個家。
下一篇:敏感期一個接一個的出現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兒童的重要秩序敏感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