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初識性別
幼兒不但知道自己的性別,還能夠辨別周圍人的性別和年齡大小。看到和媽媽差不多的人,會叫阿姨;看到和爸爸差不多的人,會叫叔叔;看到和奶奶差不多的人,會叫奶奶;看到比他大的女孩,會叫姐姐等等。這樣的判斷,都基于寶寶獨立思考能力和對事物的把握能力,以及對事物的判斷能力,而做出最后選擇,然后用語言表達出來,因此意義重大。
建立友誼
從現在開始,寶寶不再只喜歡和父母溝通,與父母交流的時間開始逐漸減少,對同齡人開始產生興趣,并愿意與他們建立友誼,分享玩具。現在一個寶寶的家庭居多,如果寶寶由專門的看護人看護,應該為寶寶創造與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耍的時間,而且最好有一兩個比較恒定的小朋友,并在此基礎上,讓寶寶接觸更多與他年齡相仿和年齡差異比較大的寶寶。長期的伙伴關系能夠讓寶寶更好地建立起友誼。
攻擊行為
這個時期的寶寶可能會有攻擊行為,可能會動手打比他小的寶寶,甚至打比他大的寶寶。兩個同樣大的寶寶,沖突的機會可能會相對小一點,而年齡大一點或小一點的寶寶,寶寶通常更容易與他們發生矛盾,尤其是在一起生活的兄弟姐妹。小一點的寶寶,可能會因為曾經遭受過大寶寶的攻擊,長大后更傾向攻擊比他大的寶寶。可能哥哥、姐姐這時知道了要愛護比他小的寶寶,因此都比較謙讓,但小寶寶可能并不領哥哥、姐姐的情,還會“變本加厲”地攻擊他們,好像要算舊帳一樣。如果兩個寶寶發生沖突,父母可不要一味地訓斥大寶寶,那樣大寶寶會因為委屈反過來欺負小寶寶。父母最好的方法是讓他們自己解決問題如果兩個寶寶尋求父母解決,父母也要站在公正的立場上,客觀評價,爭取他們自己解決問題。
自豪感
寶寶開始為自己完成了某個比較困難的任務而感到自豪,當父母對寶寶加以表揚時,寶寶也會為自己鼓掌。寶寶在一邊玩耍,兩個成人在那里聊天,當聊到寶寶時,寶寶可能會豎起耳朵聽。寶寶聽什么最清晰呢?當然是對他的贊揚啦!寶寶聽到對他的表揚時,會露出歡愉的表情,這意味著寶寶開始學會自我肯定了。好奇心與穩定環境寶寶一方面需要接受新的刺激,來滿足他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一方面又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使他感受到這個世界是安全的。這種雙重需求,常讓父母感到寶寶自相矛盾。如果父母不理解寶寶的特性,很容易和寶寶發生沖突,而這些沖突會給寶寶帶來困惑和恐慌。他不知道父母為什么生氣,不知道父母為什么會突然大聲訓斥他。在寶寶看來,“雙重需求”很正常。所以,站在寶寶的角度考慮問題,是減少育兒沖突的有效途徑。
獨自玩耍
寶寶獨自玩耍的時間長短取決于很多方面,最主要的是對玩耍內容的興趣和父母是否在身邊。如果寶寶喜歡手里的玩具,或喜歡目前玩耍的內容,寶寶就會堅持比較長的時間;如果父母或看護人在身邊,寶寶會延長玩耍的時間;如果父母親自參與寶寶的游戲,寶寶會更加興致勃勃地專注于玩耍。
表達不舒服
寶寶早在胎兒期,對“不舒服”就能有感覺了,通過心率的改變、肢體運動幅度和頻率的改變,來表達不舒服的感覺。寶寶出生后主要通過哭來表示不舒服。隨著月齡的增加,寶寶不斷增加表達方法,如不吃奶、不睡覺、哼哼,甚至呻吟。當寶寶有了語言表達能力后,就開始通過語言表達自己不舒服了。寶寶不但能夠表達自己身體上的不舒服,還能表達心理上的不舒服。有時寶寶表達得很直白,有時又很隱秘,不能被父母和看護人發現并理解。
下一篇:怎么培養寶寶的動作敏捷度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各年齡段的孩子都怕什么?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