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寶寶開始嚎啕大哭,摔東西不說,還跟媽媽慪氣。小小年紀,脾氣還真不小。這可不是他們在無理取鬧哦,事出都有因,想知道他們為什么生氣嗎?一起來聽聽寶寶生氣的“正當理由”吧。
生氣原因1:媽媽不明白我的意思
我叫鬧鬧,剛過完一周歲的生日。在大人的扶持下我已經可以跌跌撞撞地走路了。那天我走到書柜下,仰頭看見書柜上方有一個非常漂亮的水晶相片,我很想瞧瞧,可惜我太矮,夠不到,于是我咿咿呀呀地對扶住我的媽媽“說話”,然后望望書柜上方。只聽到媽媽說:“寶寶,你要什么?是書嗎?媽媽給你拿啊?!眿寢審臅裆夏孟铝艘槐咀R字圖片。不對不對,媽媽你沒明白我的意思,于是我繼續用我的語言“說話”,媽媽以為拿錯書,又換了一本給我,還是不對,我開始急了,壞脾氣來了,媽媽我不是要書,你怎么就不明白我的意思呢?!
理解寶貝
在寶寶還不能流利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愿時,了解寶寶的心意的確是考驗大人的一個難題。但是這個時候寶寶的意愿并不復雜,他們正處于好奇探索的階段,對于新鮮的事物總是想去一探究竟,因此寶寶除去餓了、渴了、如廁等生理需求外,往往對于新的、顏色艷麗的物品格外感興趣。當寶寶對于某樣事物產生興趣時,他們會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意愿,比如發出聲音,用小手指物等等。父母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能細心觀察,就能了解寶寶表達需求的方式。
消氣法:
1.媽媽需要有足夠好的耐心,當寶寶對你誤解開始“生氣”時,請大人有大量,不要因此也不耐煩。你可以將寶寶抱起,可以讓寶寶更近距離地接近他所要拿到的物品。
2.媽媽在平時的生活中可以教寶寶一些生活手語,當寶寶話語不能表達的時候,可以使用這些生活手語來表達需要。比如,肚子餓了,拍拍自己肚子;要看圖畫書,可以小手攤開。
生氣原因2:我想自己動手
“呶呶,這個杯子不要碰。你要喝水媽媽給你拿?!薄斑芜?,你自己用不好勺子的,媽媽喂你。”媽媽就是這樣,總喜歡幫我做好所有的事情。其實,很多次,我都想自己動手,我可以自己用小勺子的,但她就是擔心我把飯菜弄得滿桌子都是。但我真得很想親自嘗試一下,那一定非常有趣。為此,我對媽媽的幫忙很不滿意。
理解寶貝
寶寶到了一定的年齡,喜歡自己親自去探索事物的本質,很多事情,他們不再仰仗父母的幫助,他們更樂意自己獨立去完成。比如吃飯,媽媽喂飯是很舒服,但是勺子怎么能盛起飯菜呢,不自己試試,怎么會明白?又比如穿褲子,當兩只小腿伸進一個褲腿的時候會發生什么現象?我想試試。寶寶強烈的好奇心,促使他們對任何事物都想一探究竟,而大人的從旁協助并不能就此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他們享受自己動手的快樂,喜歡完成這些事時的成就感和獨立感。
消氣法:
1.寶寶在獨立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是抱著玩的心態,所以他很可能會反復擺弄手里的東西,比如,讓他獨自把褲子的拉鏈拉好,待他拉好后,他會覺得這個過程很好玩,于是想要再玩一次。當寶寶陷入反復探索的階段時,父母不要立即打斷他,給寶寶一點時間,讓他自己探索發現。
2.當寶寶想要自己動手完成的事情有難度,甚至有一定危險時,父母應從旁協助,可以讓他完成其中的一部分。比如寶寶想把酸奶倒出來,但是瓶蓋比較結實,你可以幫寶寶把瓶蓋打開,然后再讓寶寶倒酸奶。而且有父母的參與,寶寶會更樂于探索。
生氣原因3:你破壞了我的秩序
晚飯后,照例是去公園散步的時間,然后回家吃水果,每天都如此,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飯后消遣。但是今天爸爸有客人來,所以散步時間押后,先吃水果。這讓我有點不爽。但我氣量很大,不計較了??闪钊藲鈵赖氖牵运臅r候,爸爸和客人叔叔竟然坐錯了位置,叔叔坐在了爸爸常坐的位置,而爸爸坐到媽媽常坐的位置。亂了亂了,更平常不一樣了。我開始大哭,這樣的秩序大亂讓我不舒服。
理解寶貝
寶寶的秩序感是天生而來的,從寶寶兩歲起,秩序感的發展就到了敏感期。秩序感會隨著寶寶的逐漸長大,在心理體驗上深化為安全感、歸屬感。當他被置于雜亂無章、陌生的環境中,寶寶就會哭鬧。在寶寶的記憶中,每個人都有固定的座位,不能更改的,這是他既定的一個生活環境,當你無意坐錯了位置,也就是打破了寶貝的生活空間,使他覺得規律的生活開始不一樣,不安全感就會油然而生。
消氣法:
1.父母是寶寶秩序感發展的“引領人”,對寶寶秩序感的態度很重要,父母應理解寶寶的心理狀態,盡量按照寶寶的生活習慣,不要做過多的更改。待寶寶再長大點了,再讓他適應更多的變化。
2.面對寶寶的發脾氣,父母在了解原委后,應給寶寶安慰,并可以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舒緩寶寶的情緒。在一定要改變秩序或生活環境時,應提前和寶寶商量,給他一定的心理準備。太過突然,寶寶也會難以接受。
下一篇:孩子多大才會自己整理玩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逆反”的常見原因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