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說話時與孩子平視
假如給出生一個月的寶寶掛上一個有音樂的轉動玩具,你就會發現寶寶的眼神雖然反應不是很靈敏,但還是會隨著玩具轉來轉去,而且手腳也會隨著玩具上轉來轉去的各種顏色來回舞動。有一次外婆抱著兩個月大的俞真吃飯,孩子的眼神就能在飯碗和外婆的嘴之間來回轉動。好好觀察寶寶,你就會發現他們也在非常認真地觀察自己周圍發生的事情。
以前,我們想當然地認為剛出生的孩子不會看,希望他安安靜靜地躺著。這是因為大人沒有發現寶寶會看這一事實。
如果寶寶從床上掉下來,大人會以為那是寶寶看不出高度的緣故。其實不然,那是因為孩子想避開但因為頭太重無法平衡身體,或者錯過了往后退的有利時間。
美國心理學家吉布森(Gibson) 和沃克(Walker) 認為寶寶從會爬開始就已經對高度有了一定的認知。
他們在兩個高點之間制作了一個視覺上的“絕壁”,上面鋪好玻璃,然后把寶寶放在上面。雖然沒有掉下去的危險,但寶寶還是沒有向另一邊正在呼喚他的媽媽爬去。
所以說不能一味地認為“不鬧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孩子之所以不鬧可能是因為周圍實在沒有什么可看的,或者是因為沒有好奇心,或者是因為再怎么鬧也不能引起大人的關注而放棄的一種行為。
可以在寶寶的周圍貼上各種顏色的圖片,也可以用有漂亮圖案的布做成小被子,或者在寶寶的眼前掛上一些漂亮的玩具,而且要經常更換,這樣寶寶就有東西可以看了。嬰兒是可以看的,只是沒有像成人那樣的綜合分析能力。
嬰幼兒聽的能力和看的能力超乎我們的想象,并且他們能形成自己獨特的認知結構。所以說,父母在對待嬰幼兒時一定要認同他們這方面的能力,進而讓寶寶體驗到各種適合嬰幼兒的事物。
美國的心理學家沃森(Watson) 在觀察了嬰幼兒的反應后得出結論:大人與孩子平視的時候,心靈的交流效果最為顯著。當爸爸媽媽以平視的角度抱著出生14 個月的寶寶時,其反應比以90 度角抱著的時候親熱2 倍。與寶寶平視,并看著寶寶的眼睛說話的技巧不僅適合嬰兒,而且也適合上幼兒園的孩子。大人的身材原本就比孩子高,如果再俯視孩子并與其談話,那誰都不會喜歡。
有一次一位未婚女性對我說:“我很喜歡我的侄子,可是每次我要接近他,他就大喊我是‘大象’,這真讓人傷心。”在一個3 周歲的孩子眼里,沒有俯下身來并且說話不太親切的姑姑可能就像恐怖的大象,有時候還會因為害怕這樣的姑姑而放聲大哭呢。
美國有一位建筑師在設計幼兒園的時候坐在地板上,從孩子的高度仔細觀察了周圍,再開始進行相關的設計工作。我覺得他的這種做法是很專業的。在孩子的眼光所不能及的高度上貼各種照片或展示物品是根本不為孩子著想的做法,把孩子在幼兒園或小學里畫的圖畫貼到家里與孩子視線平行的墻壁上,孩子會覺得父母尊重自己,這樣做能夠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與剛出生的寶寶交流時一定要把孩子抱到與大人的眼睛平視的高度上,而與上幼兒園的孩子交流時大人則可以單膝跪下,這樣我們就可以更好地與孩子進行心靈的交流。
下一篇:自言自語是孩子在排除孤獨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我的孩子為什么脾氣這么大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