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細心的家長會發現,幼小的孩子喜歡故意扔東西玩。他們坐在床上傾斜著身子,一本正經地把一件件玩具、一塊塊食品或其他東西向地上扔去。扔完了就要求大人幫著拾起來,然后他又統統扔掉。許多父母對此很反感,認為給自己帶來了不少麻煩。然而,他們不知道,對小兒來說,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首先,這標志著孩子能夠初步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手了,這是腦、骨骼、肌肉以及手眼協調活動的結果。反復扔物,對于訓練小兒眼和手活動的協調大有好處,對于聽覺、觸覺的發展,以及手腕、上臂、肩部肌肉的發展也有促進作用。其次,通過扔東西,可使小兒看到自己的動作能影響其他物質,使之發生形態上或位置上的變化,這是自我意識的最初萌芽。由此可見,扔物是小兒身心發展的自然而正常的需要。家長不應極力阻止、限制,而要允許孩子扔物。
當然,給孩子扔的物品應是可以扔的,如塑料玩具、積木、皮球等,不能扔的東西則應放到小兒拿不到的地方。有一個好辦法就是把孩子抱到地板上,找一根短一點的繩子,把孩子愛扔的玩具捆好,另一端系在床腿上,讓他自己扔出去再拉回來。但要注意繩子不宜太長,否則容易纏著小兒發生危險。
下一篇:幼兒期:幫助孩子克服恐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從容面對“哭鬧寶寶”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