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問:我的孩子能說會道的,就是在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嘴就沒用了,凡是他想要的玩具,他就會一句話不說地從人家手里一把奪過來,為了這個我沒少說他,還給他編故事聽,可是幾乎都沒有什么效果。一次,我眼睜睜地看著他把人家搭在中間的積木拿走了,隨著嘩啦一聲,人家孩子傷心地哭了,氣得我還打了他,但也無濟于事。現在孩子已經滿4歲了,再這樣下去,怎么得了,有什么好辦法嗎?
答:愛模仿是3—4歲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游戲中他們經常會出現像您的孩子那樣,別人玩什么自己也想玩什么,看見別人有的,自己總是想要。不知您是否注意到在幼兒園的小班里,同樣的玩具會有很多,就是為了能盡量滿足幼兒喜歡模仿的這一心理需要。盡管如此,孩子們爭搶玩具的現象仍時有發生。那么應該怎么做呢?
◆擺正孩子在家中的位置,注意隨機引。現代獨生子女家庭中,孩子形成了隨心所欲“自我中心”的心理定勢。因此,我們要根據幼兒自我中心的心理特點,在日常生活中耐心持久地加以引導,如引導幼兒能將好吃的、好玩的與他人分享,讓幼兒逐漸體驗到除自己以外還有他人的存在,家長也無須為孩子提供一個脫離現實生活的“安樂窩”,這樣會延遲幼兒擺脫“自我中心”,可以利用幼兒對成人依戀的情感特點,讓幼兒知道成人也有高興、生氣、著急、傷心……并通過外部情感的變化,讓幼兒為了爭取被愛來約束自己的不良行為,從而減少不良行為的重復的機會,使之得到慢慢的控制。
◆教給孩子簡單的交往語言。喜歡聽故事是學前幼兒的共同特點,但對于小年齡的孩子認識水平低、理解能力差的特點,如果我們把想教育的內容含在故事情節當中,他們仍然不能理解。我們還可以把解決實際問題的具體方法反復地講在故事當中,如:小雞對小鴨說:“你的大皮球讓我玩一會兒好嗎?”——小雞對小猴說:“你的小汽車讓我玩一會兒好嗎?”讓孩子知道說這樣一句話,對方就能夠高興地把玩具給自己玩。在生活中,成人要提醒孩子去使用這樣的語言,并幫助他感受成功,讓幼兒在潛意識中產生搶玩具不對的印象。
◆成人有意識地為幼兒樹立模仿的榜樣。模仿是幼兒階段主要的學習方式,特別是行為習慣方面。成人有意識地為幼兒樹立榜樣是有效的教育方法,比如,當有的孩子聽了對方的請求仍然不能把玩具給同伴玩時,成人則應以和幼兒平等的身份,去幫助幼兒進一步商量共同游戲的方法,如:“咱倆一起玩吧”、“你先玩,過一會兒再給我們玩”等等,讓幼兒從簡單地進行模仿,逐漸變為自己成功交往經驗的一部分。與此同時,孩子負面的行為自然會得到相應的改善。
俞昌珈
下一篇:父母言行影響孩子的性格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2至3歲兒童語言發展關鍵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