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忙碌的職業婦女下班一回到家,得趕著張羅晚餐,之后,又得做家事及督促孩子做功課,很想傳達愛的感受給孩子卻總覺得沒時間。
那么,何時才是拉近親子關系的好時機?
“時間點”的拿捏很重要,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一定要足夠多。
下班后,在進門之前父母可以先想象一下家里的樣子:孩子玩得一團糟、功課沒寫。讓自己有些心理準備,告訴自己不亂就不像家、不調皮就不像小孩,孩子若什么都會,就不需要父母了,借此放松心情。
若回家的時間還早,先不管東西多凌亂,也別急著做飯。把孩子抱在腿上,或和他坐在一起,聊聊學校發生的事,問問他們內心的想法。若回家的時間晚了,孩子很餓,記得“先滿足生理需求”,解決饑餓問題后再抽空跟孩子說:“我們來抱抱吧”或“說說今天學校有什么有趣的事”。
雙職工家庭夫妻回家都很晚,夫妻可協商出一個人來多陪孩子。回家后別管孩子的功課、成績,先抱抱孩子,陪他說說話,小孩洗澡時也可以坐在旁邊陪他聊天,或在睡覺前講故事給他聽。
不肯擁抱,夸夸他也行
常被夸獎的孩子容易產生自信心、自尊心,孩子自信、自尊,成績也會更好
兩三歲的小朋友正處于尋求獨立自主的心理變化過程中,不想被擁抱,甚至會質問“為什么要抱我”。建議父母不要著急,把手邊的事暫擱一邊,先滿足孩子的需求,聽聽他想要的是什么,只要讓孩子知道你關心他、在意他即可。
愛的“抱抱”并不局限于有形的肢體接觸,無形的情感接納與認同也有撫慰心靈的效果。若孩子不習慣擁抱,除了肢體接觸外,具體的口頭夸獎也是一種擁抱,譬如說:“這個字寫得很漂亮!”
“你很乖”這樣的應付式句子聽起來有些虛,孩子不知道自己到底好在哪里,不能給孩子足夠的滿足感。
任何事都可以夸獎,讓孩子知道什么事是對的,教導他如何正向思考。常被夸獎的孩子容易產生自信心、自尊心,孩子自信、自尊,成績也會更好。
可惜的是,父母通常只對孩子那些符合自己評判標準的“事跡”進行稱贊,其實這是不恰當的。要特別提醒父母的是,若孩子在學校被老師批評了,回家就不宜再責罵他,這樣只能讓孩子知道不可以這樣做,但無法明辨是非。正確的做法是引導他——“發生這件事你一定很難過,你為什么會感到難過呢?下次要怎么做才不會碰到讓你這么難過的事?”
親子相處,時間太短不行
父母若愿意在食物上多下點功夫,讓孩子產生眷念,孩子就越懷念父母的味道
成長不能速成,與孩子的相處應以互動活動為主,而且時間要足夠。
孩子要從父母身上學到為人處事的方式及如何照顧下一代,若時間量太少根本談不上“質量”。換句話說,親子關系很難在短時間中提升,如何增加相處時間,只有為人父母者在生活上做些調整與取舍,才是上上之策。
當親子間相處時間太少,無法立即滿足孩子的需求時,借由肢體接觸能最快傳達愛的感受。當然,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時間越多越好,絕不能只為了擁抱而擁抱。
要創造親子互動的時間,不妨一起倒垃圾、陪孩子上下學、散步,早餐也是很好的相處時光。如果早餐在家里吃,宜簡單豐富,讓孩子也能幫忙準備,然后一起出門,陪小孩走路上學還能增加運動量,一舉兩得。當然,父母若愿意在食物上多下點功夫,讓孩子產生眷念,孩子就越懷念父母的味道!
綠葉
下一篇:寶寶,為何“出口成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父母與孩子溝通需相互尊重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