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懷孕第1個月,主打葉酸;第2個月,主打維生素C、B6;第3個月,主打鎂、維生素A;第4個月,主打鋅……”近日,一條名為“孕期各月主打營養素大搜羅”的微博,“專業”地闡述了孕期每個月的營養補充關鍵點,被網友盛贊為“超級實用”。
但營養專家對此卻持否定態度,因為整個孕期對各類營養元素的需求差別并不大,只要分孕早、中、晚三個階段有所側重補充即可,按月份講究營養沒必要,一般人也做不到。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盲目、胡亂、過量補充營養素,還會給胎兒和母體帶來“毒性”。
孕期營養分三期 無須按月份講究
“孕期營養主要分孕早中晚三個階段,各有側重,不必糾結于某個月份該補某個營養素!”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營養科副主任譚榮韶告訴新快報記者,根據中國營養膳食指南,在不同的孕階段,各種營養素都有其具體需要量,一定要做到膳食均衡。
在孕早期,孕婦要吃夠主食,保證碳水化合物供給,其中淀粉分解后的葡萄糖可以直接通過胎盤屏障給胎兒提供能量。以防止早孕反應導致營養攝入不足,利用母體自身的脂肪、蛋白質為胎兒供給能量,可能出現酮癥反應。此外,還要注意膳食清淡、少食多餐,多攝入富含葉酸的食物并補充葉酸。
在孕中期和晚期,大部分營養元素的需求量和種類都差不多。相比孕早期,應適當增加魚、禽、蛋、瘦肉及海產品的攝入;適當增加奶類的攝入;常吃含鐵豐富的食物,同時進行適度的身體活動,維持體重適宜增長。“只要體重宮高腹圍在正常范圍,表明營養充足,問題不大。”譚榮韶說。
微量元素過量“有毒”
譚榮韶指出,現代人營養條件好,從門診情況看,大部分孕婦存在的問題是營養過剩,有些孕婦為了使胎兒健康活潑,還盲目跟風服用復合維生素、魚肝油和鈣片等營養補充劑。“營養補充劑不能替代膳食營養源,而且微量元素補充過量,反而會危害母體和胎兒健康。”
維生素A——孕婦若超量服用維生素A,不僅可引起流產,而且還可能發生胎兒神經和心血管缺損及面部畸形。除非已確診患有維生素A缺乏癥,才需要額外補充。一般來說,每日合理的膳食可提供5000~80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A,就能充分滿足孕婦每日所需。
維生素B6——很多婦女懷孕后早孕反應比較嚴重,經常嘔吐,有人就認為多服點維生素B,既能止吐,又可補充維生素。其實不然。孕婦過量或長期服用維生素B6,胎兒就容易對它產生依賴。孩子出生后易出現哭鬧不安、易受驚、眼球震顫、反復驚厥等異常表現,如果診治不及時,將會留有智力低下的后遺癥。其實,婦女在妊娠期,維生素B6的每日需要量僅比非孕時增加0.6毫克,而日常食物,如肉、魚、蛋黃、豆類等完全可以滿足需求。就是在妊娠早期,孕婦也完全不需要額外服用維生素B6。
維生素C——孕婦如果每日過量攝入(超過1000mg)維生素C會影響胚胎發育,因為大劑量的維生素C易使體內形成“酸性體質”,這不利于生殖細胞的發育,而且長期過量服用還會使胎兒在出生后發生壞血癥。
維生素D——補充過多如每日超過15毫克容易造成軟組織的鈣化。
維生素E——孕婦過量服用可造成新生兒腹痛、腹瀉和乏力。
鋅——每日補充超過45毫克,容易造成早產。碘——如果食鹽中已加了碘,一般不需要再增加碘,因為碘攝入過量可誘發新生兒甲狀腺素不足,影響嬰兒智力。
另外,各種營養素之間都存在協同或拮抗作用。比如:維生素D能促進鈣的吸收,但是如果維生素D攝入過量會導致胎兒發生高鈣血癥;又如鈣和磷攝入的比值最好是1:2,如果鈣攝入過量,便會影響磷的吸收。
“實在不放心,可以記錄下自己每日飲食,請專業營養醫師分析評估是否有營養缺乏,以防過量。”譚榮韶說。
孕期一日營養補充具體示例
孕早期1.主食:每天谷類、薯類及雜豆應攝入200-300g,雜糧不少于1/5;
2.奶類及奶制品200-250g,大豆類及堅果50g;3.肉、魚、禽、蛋類(含動物內臟)每天150-200g,其中魚類、禽類、蛋類各50g;4.蔬菜300-500g(綠葉菜占2/3),新鮮水果100-200g;5.植物油15-20g、鹽6g,水1200ml;
孕中晚期
1.主食:每天谷類、薯類及雜豆應攝入300-400g,雜糧不少于1/5;2.奶類及奶制品300-500g,大豆類及堅果40-60g;3.肉、魚、禽、蛋類(含動物內臟)每天200-250g,其中魚類、禽類、蛋類各50g;4.蔬菜400-500g(綠葉菜占2/3),新鮮水果200-400g;5.植物油25-30g、鹽6g,水1200ml;新快報記者余錦境 通訊員胡穎儀
專訪專家: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營養科副主任譚榮韶
下一篇:饞嘴孕媽必讀好壞“零食表”營養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懷孕了還能喝可樂嗎?營養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