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不吃藥的食療法系列——發熱
什么是發熱?
發熱又叫發燒,體溫超過正常標準或者感覺有發熱不適的癥狀就可以定為發熱。一般情況下,正常人的體溫若超過37℃即可稱為發熱,但準媽媽的體溫比常人高0.5℃,所以準媽媽體溫超過37.5℃就必須考慮是否有發熱的可能了。若是超過38.5℃時就必須要特別注意了。
發熱的誘因
引起發熱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感染性疾病,包括病毒、細菌、原蟲等病原體引起的感染,幾乎所有的感染性疾病都會引起發熱;二是腫瘤引起的發熱,尤其是晚期腫瘤會出現發熱癥狀;三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紅斑狼瘡等也會引起發熱。感冒發熱是我們最常見的。
發熱對身體的危害
發熱是人體保護自己的一種機制,發熱表示體內的免疫系統正在跟病菌做斗爭。大多數情況下發熱是對健康有利的,發熱時過早使用退燒藥,會影響免疫系統殺滅病菌、病毒的效果。但是發高燒有可能導致驚厥、昏迷,甚至留下嚴重的后遺癥。所以,如果發熱溫度不是很高,還能承受的話,建議不要急著用藥,如果溫度超過39℃,或者感到難以忍受的話,需要及時就醫。
發熱期間的飲食安排
1. 多飲水。發熱期間會出很多汗,體內的熱量被水分帶到體外,可以起到降溫的作用。但是這樣一來,體內會流失很多水分,多喝水可以補充水分,幫助汗水流出來,有助于退熱。最好是喝溫水,也可以喝些稀粥。
2. 多吃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富含維生素C和礦物質,維生素C可以幫助緩解身體的不適癥狀,維生素C還可以加強身體的免疫力,加快康復。發熱會出很多汗,很多礦物質會隨汗水流失,不利于身體康復。蔬菜水果是礦物質的重要來源,多吃蔬菜水果可以補充體內礦物質的損失,維持體內水鹽代謝平衡,減少發熱對身體的傷害。
3. 飲食宜清淡,忌油膩。發熱往往會影響胃腸道功能,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如果飲食過于油膩,更難于消化吸收,會增加胃腸的負擔,造成胃腸道不適。飲食清淡不等于不能吃肉類等動物性食物,只是要少吃些,不要吃太肥的,烹調時要少放油。稀粥、湯類、清炒蔬菜都適合在發熱期間食用。
4. 不要貪涼喝冷飲。貪涼喝太多冷飲一來會刺激腸胃,影響胃腸蠕動,造成胃腸道不適,二來會使皮膚毛細血管收縮,汗孔閉合,妨礙散熱并減少汗水流出,不利于降低體溫。
常用的物理降溫法
1. 冷敷:在額頭、手腕、小腿上各放一塊濕冷毛巾,其他部位應以衣物蓋住。當冷敷布達到體溫時,應換一次,反復進行直到燒退為止。也可將冰塊包在布袋里,放在額頭上。
2. 用酒精擦拭:酒精揮發性很強,揮發時會吸走許多熱量,起到降溫的效果。
3. 溫水?。河妹碚簻厮潦蒙眢w或者用溫水洗浴,這樣可以使皮膚的毛細血管擴張,汗孔張開,有利于散熱,達到降溫的目的。
注意:擦拭或者洗浴時受涼風會加重病情,要避免。
4. 熱水泡腳:用略燙一點的熱水泡腳,身上出汗即可。這時再喝碗熱的小米粥,效果會更好。
感冒初期發熱的食療法
從中醫的角度講,感冒發熱又分為風熱感冒、風寒感冒,根據病邪侵入身體的位置又分為表證、里證。雖然都是發熱,但是寒熱不同,表里不同,應對方法也不一樣。簡單一點理解,感冒初期時為表證。這時發熱應該用發散解表的方法。
1. 神仙粥
原料:糯米50克,蔥白兩段(約30克),生姜七片(約15克),米醋50毫升。
做法:糯米淘洗干凈煮成稀粥,加入蔥白、生起煮5分鐘左右,然后加50毫升米醋攪勻,趁熱服下,蓋上被子使身體微熱出汗即可。
功效:散寒解表,適用于風寒感冒,也可用于治療流感。神仙粥是應對風寒感冒的食療名方,對風寒引起的頭痛、乏力、發熱等癥狀非常有效。
2. 姜湯
原料:生姜,紅糖。
做法:取生姜切片,放入適量水中煮5分鐘,加入一大勺紅糖攪勻即可,趁熱飲用,最好蓋上被子使身體微微出汗。
功效:散寒解表。姜湯是我們常用的治療感冒的方法,姜味辛,性溫,有驅寒暖胃、發散風寒的功效,正好應對風寒引起的感冒發熱等癥狀。姜有很好的止嘔作用,孕婦出現嘔吐現象時可以含幾片姜或者喝姜湯來緩解。
3. 薄荷茶
原料:薄荷5克。
做法:開水沖泡,代茶飲用。
功效:疏風散熱,清熱解毒。薄荷味辛,性涼,是治療風熱表證的常用藥,可以用于治療風熱感冒以及中暑引起的發熱。
4. 桑葉菊花茶
原料:桑葉5克,菊花10克。
做法:開水沖泡,代茶飲。
功效:疏風散熱。用于風熱感冒。桑葉、菊花都有疏散風熱的作用,治療風熱感冒的中成藥桑菊丸就是以它們為主要材料制作的。
持續發熱時的食療法
如果感冒持續幾天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病邪入里化熱,這時發熱要用清熱、滋陰生津的方法。常見的方法如下:
1.五汁飲
原料:梨100克,荸薺50克,蓮藕50克,麥門冬10克,蘆根20克。
做法:將梨、荸薺洗凈后去皮并切碎;鮮藕去皮、節洗凈并切碎;麥冬與蘆根洗凈切碎;然后將各味一同混合后用紗布包好的絞取其汁,或用榨汁取汁即可。
功效:生津止渴,潤肺止咳,清熱解暑。五汁飲原本是《溫病條辨》中的名方,所用的材料都是藥性寒涼,有清熱生津作用的食物,沒有毒副作用,非常安全,用于熱病傷津、發熱、口渴等癥。
2.西瓜汁
原料:西瓜瓤適量。
做法:榨汁飲用。
功效:清熱解暑,生津止渴。西瓜性寒,有“天生白虎湯”的稱號,有清熱解暑、解煩渴、利小便、解酒毒等功效,用來治一切熱癥、暑熱煩渴、小便不利、咽喉疼痛。西瓜汁富含糖分、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清熱解渴的同時還能補充營養,加快康復。
3. 蘆根粥
原料:鮮蘆根20克(或干蘆根10克),粳米25克。
做法:先把蘆根放進水里煎煮,等到水剩下一半的時候放入粳米,煮成粥即可食用。
功效:清熱生津。蘆根性寒,有清熱生津、除煩止嘔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療各種熱病煩渴。文/熊苗(國家高級營養保健師)(孕味官方博客)
下一篇:懷孕了,哪些調料不能吃?營養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孕婦奶粉什么時候開始喝?營養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