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很多女性懷孕后容易因過量攝入營養豐富、含糖量較高的食物而營養過剩,同時,孕婦真正需要的微量營養素攝入不 足。這是一種悖論,一場悲劇。因此,專家指出———
量微作用大 懵懵懂懂可白搭
近期,世界著名醫學期刊《英國醫學雜志》、《兒科學》發表了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教授顏虹研究課題的相關論文。該論文表明,孕婦補鐵和多種微量營養素可顯著降低新生兒死亡及改善嬰幼兒智力。與單純補充葉酸比較,多種微量營養素在改善兒童出生體重方面效果顯著,補充鐵/葉酸能使50%的新生兒免于死亡。此外,母親孕期補充多種微量營養素顯示出對1歲時嬰幼兒智力發育有明顯促進作用。
上面這則普通人看起來比較晦澀的新聞之所以引起很多關注是因為人人都希望能擁有一個聰明漂亮、健康活潑的寶寶。只要一發現懷孕,絕大多數準媽媽都會大補特補各種營養品,唯恐虧待了肚子里的小寶寶。
但是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孕期到底應該補什么、何時補、補多少,很多準媽媽都懵懵懂懂的,以至于產婦過于肥胖而新生兒過于羸弱、胎兒太過巨大產婦分娩困難或者由于缺乏某種營養而導致新生兒先天畸形等現象在產科屢見不鮮。山東省千佛山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季相蘭表示,孕期營養不良與營養過剩都不能保證胎兒健康生長發育。
合理控制飲食同樣營養充足
季相蘭說,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新生兒的體重也水漲船高,實際上研究表明,東方女性最適宜生育2500克-3000克的孩子,3500克已經是頂天了。新生兒不是越大越好。巨大兒成人后,合并各種慢性病的幾率較體重正常的嬰兒高許多。
避免生出巨大兒,就要從孕期合理控制飲食開始。很多人都認為,孕婦是“一個人吃,兩個人補”,實際上這種觀念是不對的。在孕期,孕婦所需要的熱量只是比正常人增加了20%左右,孕婦需要補充的是大量的微量元素,由此可見,高質量的飲食不代表高能量飲食。另外一個誤區是,水果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可以敞開吃。這也是不對的,很多合并妊娠綜合征的孕婦就是因為水果補得太多了。專家建議,一個孕婦每天攝入的水果不能超過500克。
另外,對妊娠期不足三個月的孕婦來說,更不能吃得太多,研究表明,16周以前,主要發育的是乳房、子宮、胎盤,可見,不管吃多少,肉都長在媽媽身上了,孩子還沒開始長呢!
微量營養素不等于宏量營養素
對于準媽媽最應該補充的微量營養素,準媽媽更是了解得不夠充分。
專家介紹,營養素是指食物中能夠被人體消化、吸收和利用的有機和無機物質。通常我們說的七大營養素是指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無機鹽、水和膳食纖維。微量營養素包括維生素和無機鹽兩大類,因為人體對它們的需要量相對較少,每天需要量以毫克或微克來計,因此稱它們為微量營養素。而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這三種營養素每天生理需要量以克(g)來計,因此稱它們為宏量營養素。
維生素是維持人和動物機體健康所必需的一類營養素,為低分子有機化合物。它們不能在體內合成,或者所合成的量難以滿足機體的需要,必須由食物供給,包括水溶性維生素(維生素B族、維生素C)和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D、E、K)兩類。
無機鹽是指除C、H、O、N四種元素以外的所有元素的統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礦物質。無機鹽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兩類。常量元素指機體中含量大于體重的0.01%者,鈣、磷、鈉、鉀、氯、鎂、硫共7種為人體所必需;微量元素是指機體中含量小于體重的0.01%者,有銅、鈷、鉻、鐵、氟、碘、錳、鉬、硒、鋅、硅、鎳、硼、釩共14種為人體所必需。
盡量從食物中獲取營養
“孕婦必須要有合理營養、平衡膳食的現代營養觀,應盡量從食物中獲取營養,至于營養劑補充則要因人而異,最好在產科醫生指導下進行。”季相蘭表示。
在孕期,容易缺乏的微量營養素主要有鐵、鈣、鋅、碘及某些維生素。
膳食補鐵主要是多吃一些含鐵豐富的食品,如:動物血,肝臟,雞胗,牛腎,大豆,瘦肉,蛋黃,黑木耳,芝麻醬及紅糖等等。
鈣的補充主要通過膳食,其中奶和奶制品含鈣特別高,且吸收率也高,發酵的酸奶更有利于鈣的吸收;另外,小魚小蝦及一些硬果類,含鈣也較多;豆類,綠色蔬菜含鈣也較多。一般,每天多喝奶,即可補充大量的鈣。
鋅的補充也主要通過膳食,多吃一些含鋅豐富的食物,如貝殼類海產品,紅色肉類,動物內臟,干果類,谷類胚芽和麥麩,干酪,蝦,燕麥,花生等。但過量的加工過程可以導致大量的鋅流失。
孕期,各種維生素的需要量也都相應的增加,其補充方式主要通過膳食,多吃一些粗糧,蔬菜,水果等。也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維生素制劑來補充。□本報記者 耿強
下一篇:準媽咪的孕期營養新菜單營養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孕婦奶粉什么時候喝比較好營養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