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懷孕了,本來是件高興的事,可有部分孕媽卻因為保胎問題終日提心吊膽,連續注射幾個月黃體酮。
最近,中華醫學會計劃生育學會分會前任主任委員程利南發微博稱:“有些醫生還在用黃體酮給先兆流產的婦女保胎,幾乎所有先兆流產的婦女都堅信黃體酮能保住她們的孩子。但是,至今的研究證據已經明確,黃體酮對流產沒有任何幫助。”事實真的如此嗎?黃體酮到底能不能保胎?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
案例
保胎三個月,屁股都打腫了
劉麗懷孕后到醫院檢查,結果顯示她的孕酮值只有18.5nmol/l,醫生說孕酮太低,容易發生先兆流產,給她開了一周的黃體酮針劑,讓她每天注射一針以保胎。
目前已懷孕38周的張娟回想那段日子仍心有余悸:“早孕期三個月里,開始孕酮低,于是就打黃體酮安胎,屁股都打腫了。后來孕酮上去了,卻又陰道出血,于是除了打黃體酮,還要一天到晚躺在床上。”
事實上,像劉麗和張娟這樣在孕期有過類似保胎經歷的女性非常多,而在她們保胎所采取的醫療手段中,黃體酮幾乎每回都唱主角。
去年5月份,世衛組織就在其官網上明確提出,黃體酮不能用于自然妊娠的孕婦保胎。很快,我國衛生行政部門也將此作為通報下發到了各級醫院。其實一直以來,全世界也只有中國把黃體酮廣泛用于自然妊娠的孕婦“保胎”。
釋疑
先兆流產并非都缺黃體酮
記者采訪了多位婦產科專家,他們都認為,注射黃體酮并非治療先兆流產的“萬金油”。因為只有特定原因導致先兆流產的孕婦,注射黃體酮才能起到治療作用。
廣州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產科主任李映桃表示,所謂特定原因,就是黃體功能不全。“導致先兆流產的因素很多,黃體功能不全只占了其中一小部分,而且孕酮的指標往往是動態的,隨著孕周的增加會有不同變化,所以盡管孕酮對預測妊娠結果有價值,但并不等于孕酮一低就要打黃體酮。”
除此以外,那些因不良的遺傳因素、環境因素、母體疾病等導致的胎兒發育不良或異常,或是胎死宮中等情況引起的流產,則不能用黃體酮進行保胎治療。
在使用黃體酮進行保胎治療的過程中,孕婦一定要定期復診,一旦發現胚胎或胎兒已死亡,需立即終止妊娠,以免發生死胎綜合征而危及孕婦的健康甚至是生命。
建議
順其自然 別勉強保胎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如今臨床上需要保胎的孕婦確實越來越多。可每個人保胎之后的結局卻都不一定是好的。不少婦產科專家明確表示,不主張勉強保胎,“如果胎兒本身質量不好,我建議順其自然,最好不保。我們要相信大自然優勝劣汰的規律,要流產的孩子肯定不是質量好的孩子。”李映桃說。
還有專家舉例說,胚胎在發育過程中,會給母親很多提示:比如孩子個頭總是比相應孕周小,不管怎么保都沒用,這很可能提示胎兒有臍帶扭轉或胎盤小等問題,導致供給胎兒的養料氧氣不足;還有在篩查畸形的時候總是發現問題,最后生出來的肯定是個不健康的孩子。李映桃還強調,保胎不能盲目進行,如果沒有確定胚胎是否位于子宮內就使用保胎藥的話,那萬一碰上宮外孕,就會給孕婦帶來生命危險。
支招
避免先兆流產 從孕前做起
專家指出,要避免懷孕之后的先兆流產,關鍵還要從孕前做起。其實,懷孕本來是個正常現象,但目前很多錯誤做法導致不得不保胎。一是部分年輕女性不重視避孕,一旦意外懷孕就做流產,有人做了七八次人工流產,到了想要孩子時,才發現子宮內膜基底層損傷、宮頸松弛、盆腔粘連等一系列問題,不僅難懷上,就算懷上了也很容易出現先兆流產。
二是越來越多的女性因為種種原因將自己的生育年齡一再推遲,還有人把懷孕看成是特別難的事,壓力很大,或者有多囊卵巢綜合征等疾病,治了半天才好不容易懷孕。
這幾種情況下,大家都特別擔心孩子有問題,本來沒必要卻非要醫生保胎。
此外,現在很多年輕人生活習慣不好,該睡覺不睡覺,該運動不運動,該吃飯不吃飯,自然的生活規律被打亂,導致內分泌失調、卵巢功能失調,不能分泌足夠的雌激素孕激素來支持子宮內膜和胚胎,懷孕了,也不得不保胎。
下一篇:孕期疑惑:準媽媽能穿高跟鞋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陰道流血應就醫,23種孕期癥狀不可忽視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