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中新網成都5月11日電(劉彥君)“懷孕前三個月,很多自然流產是因為寶寶存在問題而導致的自然淘汰。如果這個時候一些孕媽使用黃體酮強行保胎,即便留下寶寶、也會出現致畸等嚴重后果。而專業的產科醫生基于豐富的經驗,反而會做出最尊重自然法則的選擇。”11日,中國優生科學協會婦兒臨床分會常委、成都安琪兒婦產醫院蜀漢院區婦產科主任肖兵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孕早期應該提倡科學評估,以專業的醫療、最大程度守護寶寶的自然生長,切莫過度干涉。
孕早期指的是懷孕第0周到14周期間,這是孕媽媽最需重視的3個月,卻是最被忽視的3個月。近日,成都安琪兒婦產醫院蜀漢院區推出的西部首個“孕早期評估門診”人氣飆升,受到眾多孕媽媽的青睞。
“拿著檢查報告單出來的孕媽媽在面對各種看不懂的專業數據時顯得很焦慮和忐忑,因為她們一開始就沒有自己的產科醫生。當出現狀況時,其他醫生更多是從媽媽的身體狀況出發,有時候并不會太全面的考慮到寶寶的健康,從而導致過度醫療。”肖兵表示。
他舉例道,比如有人會問我懷孕后查血孕酮低怎么辦?想要解釋的是如果沒有發生出血、腹痛等異常情況,根本沒有必要進行孕酮檢查。胚胎停育大部分是胚胎有本身的缺陷導致無法生存而流產的,孕酮下降是結果不是原因,用了孕酮也改善不了結局。“孕激素治療僅僅對黃體功能不足的患者有效,不能每個孕婦一懷孕都來查孕激素一低就黃體酮,這是典型的過度治療。”
而類似于這樣的情況還很多,事實上,在國內目前的醫療條件下,由于鮮有針對孕早期的門診項目,孕早期媽媽遭遇困境時,大多是自己在網絡上搜索答案或聽取過來人的經驗。來到醫院后,大多接受的也并非是產科醫生的幫助。“不夠系統的診療,有時會提供錯誤的保胎方式,或不宜保胎強行保胎,從而引發流產、胎兒畸形、乃至不孕等結果。”
調查顯示,每4位孕媽媽中,就有1位會有孕早期出血狀況;出現先兆性流產的孕媽媽比例達16%;另外,不超過5%的孕媽媽,會患上復發性流產;約3%的孕媽媽,會被發現異位妊娠。
“孕期的異常癥狀80%都出現在孕早期。然而在目前的中國,醫療機構出于醫療資源分配緊張等原因,缺少對孕早期的足夠重視,只能提供簡單的醫療干預,而忽略了孕早期媽媽身心極度敏感、需要專業關愛的情況。”安琪兒婦產醫院蜀漢院區院長陳慈坦言,近年來,中國女性的生活節奏逐漸加快,吸煙、熬夜、過量攝入咖啡等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日益增多,加上霧霾等環境問題的影響,中國孕媽媽出現孕早期異常狀況的比例,正以較快的速度逐年攀升。
“在大多數中國孕媽媽眼中,剛開始懷孕都會被當成‘不能說的秘密’,孕早期流產風險太高了,可能前一天把喜事和大家分享,沒幾天卻‘歡喜成空’,為避免增加心理負擔,干脆等情況穩定后再與大家分享喜悅。”孕媽媽王淑娟目前已經懷孕6個月,作為一個“過來人”,她認為,孕早期出于對寶寶安危的極度擔憂,孕媽們的心理在此時極度敏感,任何一點小情況的出現,都渴望得到專業的指點。
“相較于醫療發達的歐美國家,孕早期媽媽卻并不是一個被忽視的群體,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早已針對孕早期建立起完善的醫療體系。”陳慈表示,中國孕早期媽媽很難獲得專業醫療幫助的現狀,值得中國醫療行業深思,要徹底改變這種現狀不僅需要提高大家的意識,也希望政府方面加大投入,將一些診斷技術納入醫保范圍。
下一篇:孕婦可以干活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生養二孩,孕產風險都要控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