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宮頸機能不全發生率為0.1%~2%,在妊娠16~28周習慣性流產中占15%左右
●第一胎分娩有引產、急產、鉗產、胎頭吸引、臀位牽引或有多次人流史者更易發生
醫學指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產科主任、主任醫師李映桃
今年32歲的王女士,曾經懷孕兩次,卻仍然未能圓做媽媽的夢。因為她的兩次懷孕分別在孕18周和22周流產了。后經宮頸內口探查術和宮腔鏡檢查術才發現,原來,讓她兩次流產的罪魁禍首竟是宮頸機能不全。專家介紹,宮頸機能不全是引起中期妊娠復發性流產及早產的重要原因,在妊娠16~28周的習慣性流產中占15%左右。究竟哪些人群容易出現宮頸機能不全?孕前如何確診宮頸機能不全?如何避免宮頸機能不全所致的流產及早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產科主任、主任醫師李映桃作了詳細解答。
發病率:在妊娠16~28周習慣性流產中占15%
李映桃介紹,宮頸機能不全,又稱子宮頸內口閉鎖不全、子宮頸口松弛癥。主要是子宮頸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的解剖及功能缺陷,導致在沒有宮縮的情況下,孕中期會出現無痛性的宮頸擴張,使得胎兒胎盤隨之娩出,造成流產。“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孕24周前,也不合并出血、感染和胎膜早破等其它明確導致宮縮和早產的因素。”她說,宮頸機能不全的發生率在0.1%~2%之間,在妊娠16~28周的習慣性流產中占15%左右。
究竟哪些人群容易出現宮頸機能不全呢?李映桃分析,主要有以下人群:
一是有2次或2次以上不明原因的晚期流產或早產史的女性,或者是有未足月胎膜早破史、且分娩或破膜前無明顯宮縮而胎兒仍存活的女性;二是第一胎分娩有引產、急產、手術產(鉗產、胎頭吸引、臀位牽引)或子宮頸損傷史的女性;三是既往有宮頸或宮腔手術史的女性,如宮頸切除、宮頸修補、宮頸電灼、宮頸息肉摘除、多次人流史、診刮術等;四是宮頸先天性發育不良、過小的女性,或可能有宮頸肌組織與結締組織比例失調、子宮畸形的女性。
孕前診斷:月經結束后3~7天檢查 可手術修正
既然宮頸機能不全是懷孕的大敵,那能否在懷孕前診斷出宮頸機能是否不全呢?李映桃說,是可以的。“有上面提到的病史的四類高危人群,計劃懷孕前,可在月經結束后3~7天進行婦科檢查。”
如有以下三種情況即可診斷為宮頸機能不全:一是檢查時可見到宮頸的陳舊性裂傷達到穹隆處,或者是宮頸陰道段短于0.5cm;二是進行宮頸口松弛度探查時,可發現宮頸口可毫無阻力地通過8號擴宮棒;三是做子宮造影,提示宮頸內口的頸管狹部漏斗區呈管狀擴大(寬度>6mm)或應激性收縮。
“如果在孕前確診為宮頸機能不全,也不必擔心,因為還是可以修正的。”李映桃說,孕前宮頸機能不全可以做宮腔鏡下宮頸成形術,效果比較好。主要做法是,在月經干凈3~7天時,在宮腔電切鏡下,依據宮頸的松弛程度,在宮頸內口的兩側各切出深達內肌層的新創面,再將宮頸下拉到處女膜緣,再用線縫扎兩側的宮頸管,使其只能通過4號擴宮棒。“兩個月后拆線,再次做擴宮試驗,如果正常,就可以在半年后懷孕了。”
孕期診斷:可在孕16~24周時做宮頸B超
如果沒有在孕前診斷出來,如何診斷出孕期的宮頸機能不全呢?李映桃說,孕期宮頸機能不全典型的臨床表現為孕中、晚期的宮頸無痛性擴張,而且伴有妊娠囊脫出子宮頸下達陰道內。“這樣很快就會讓不成熟的胎兒娩出,也就是流產。”而且,這時,孕婦的宮頸管會發生短縮并軟化,宮頸內口會開大2cm以上。
李映桃說,懷單胎的孕婦,可在孕16~24周時做宮頸B超,如果B超提示宮頸管短于25mm、宮頸內口大于15mm,就可診斷為宮頸機能不全。
應對措施:每2~4周復查宮頸長度及時手術
李映桃強調,宮頸機能不全的孕婦在孕期一定要注意避免重體力活和長時間的站立,要避免過度增加腹壓的動作,嚴禁性生活,并要保持會陰部清潔。同時,一定要定期產檢,學會自數胎動、宮縮監測。“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宮頸機能不全的孕婦,每2~4周就要做一次超聲復查宮頸長度,并及時做預防性宮頸環扎術。”
“宮頸環扎術應用于臨床已有50多年的歷史,技術純熟,成功率高,風險小,并發癥少。”李映桃說,宮頸環扎術可修復和建立子宮頸內口的形態和功能,主要是借助縫合技術,提高宮頸張力,阻止子宮下段的延伸及宮頸口的擴張,幫助宮頸內口承擔妊娠后期胎兒及其附屬物的重力,或減少子宮下段與胎盤分離的機會,延長孕周,防治早產。
李映桃說,做宮頸環扎術的最好時機是妊娠后12~24周,而預防性宮頸環扎一般主張12~14周為最佳時間。“如果環扎后沒有什么特殊不適,要等到妊娠至足月時再拆除環扎線。”她說,做過孕期宮頸環扎術的女性,再次懷孕時,大部分還需要做宮頸環扎術,個別做完宮頸環扎術后疤痕攣縮的女性不一定要做。
提醒:宮頸機能不全患者盡量別懷雙胎
李映桃介紹,宮頸環扎術按手術時機分三類:一是擇期宮頸環扎術。一般在孕12~16周實施。“此類病人一般會在孕前或孕早期就明確診斷而進行的擇期手術,手術效果最好。”二是應激性宮頸環扎術。一般是在做超聲檢查時發現宮頸內口羊水囊呈“鳥嘴狀”改變時才決定做手術,手術時機一般在20周左右。“這時的手術效果相對要差一些。”三是緊急宮頸環扎術。一般是發現病人有典型的宮頸機能不全癥狀時才做的手術,比如盆腔壓力大、宮頸擴張≥2cm、無規律宮縮、宮頸外口或以下可見或未見胎膜。“手術時機大多到了22周左右,手術效果往往欠理想。”
不過,宮頸環扎術盡管已經成熟,但也有風險,比如出血、感染,也可能會誘發宮縮、胎膜早破、難免流產,也不排除會出現宮頸撕裂、疤痕形成。此外,如果環扎線難以去除,孕晚期需要通過剖宮產術分娩。
李映桃提醒,患有宮頸機能不全的準媽媽盡量孕育單胎。“因為雙胎妊娠,孕期可能會因為先兆流產,不得不選擇進行治療性減胎術。”她說,雙胎妊娠發生流產的風險本來就是單胎妊娠的2~3倍,發生早產的風險是單胎的7~10倍。“而宮頸機能不全的患者孕育雙胎的風險則更高。”文/記者黃蓉芳 通訊員黃賢君、鄧艷紅、何文君
下一篇:流產成習慣的孕婦,保胎休息不等于長期臥床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準媽媽們該如何應對這些“怪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