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每個準媽媽都希望在孕期皮膚可以維持在最佳狀態,不過有一部分的準媽媽在懷孕中期開始,就會出現皮膚瘙癢的問題,且一直持續到生產后,嚴重者甚至會影響到生活質量。據統計,懷孕期間,約有1/5的準媽媽會有皮膚瘙癢方面的問題。
其實,孕期的皮膚問題都能通過醫生們的診斷及評估后,給予適當藥物治療,獲得良好控制,所以,只要有肌膚困擾的準媽媽們懂得積極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就能輕松擺脫孕期肌膚瘙癢的困擾,當個快樂、健康的準媽媽,安度“癢”育時光。———編者
孕期皮膚瘙癢莫輕視
———小心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
十月懷胎,隨著胎兒一天天長大,準媽媽也有一系列的身體變化:肚子隆起、動作遲緩、手腳腫脹、肚皮發癢……面對這些變化,沉浸在將為人母喜悅中的準媽媽們都能坦然接受。但專家指出,雖然以上現象大多屬于正常,但有些孕婦的皮膚瘙癢卻是由于疾病造成的,應該引起足夠重視。
阿梅是在婚后3年才懷上孩子的,初為人母的她在孕后的飲食起居上格外小心。最初幾個月的產前檢查一直很正常,但懷孕進入7個月后,阿梅的身上不明原因地出現輕微的瘙癢癥狀,開始時是在腹部和四肢,后來逐漸發展到全身,而且還出現了大大小小的皮疹,皮膚越來越癢影響到了夜間的睡眠。阿梅和老公都感到很焦慮緊張,還沒到預約的產檢時間就趕快去了醫院。醫生經過詳細查體后,建議阿梅查了空腹血膽汁酸肝功等化驗,診斷為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并給予了認真講解和及時治療。因為治療及時,在隨后的幾個月阿梅的皮膚瘙癢癥狀雖然沒有完全緩解但也不是太重,最后當阿梅把寶寶平安地生下來以后,身上的皮疹和瘙癢癥狀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妊娠膽汁淤積是怎么回事
阿梅所患的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是妊娠期特有的一種皮膚瘙癢。目前認為其發生的原因與孕期體內血液中雌激素濃度增高和家族遺傳、妊娠期肝臟膽紅素代謝障礙有關,發病率占0.8~12.0%。因為膽鹽刺激皮膚感覺神經末梢,所以引起全身皮膚發癢的部位多在腹部、腳心和掌心,少數遍及全身。有的僅為輕度瘙癢,有的則奇癢難忍。患病后孕婦常常覺得全身皮膚發癢并有螞蟻在皮膚上爬行和燒灼不適的感覺,皮膚上還出現紅色丘疹、紅斑和水皰等多種形態的皮膚損害。尤其是夜間常因劇烈的皮膚瘙癢而難以入睡,膽紅素的濃度增高時可出現皮膚發黃伴有黃疸,當血中膽紅素升高到一定程度時,可出現皮膚與眼鞏膜黃染,尿呈濃茶色。由于膽汁亦可淤積在胎盤中,從而使胎盤的絨毛間隙變窄,血流量減少,影響母體與胎兒之間的物質交換和氧氣供應,威脅胎兒健康。
妊娠膽汁淤積的危害不容小視
妊娠膽汁淤積造成的皮膚瘙癢和皮疹會使孕媽媽心情煩躁不安,夜間睡眠不良,食欲減低和作息時間紊亂,還影響維生素K的吸收,引起孕婦凝血功能異常及產后出血。孕婦體內膽紅素膽酸增高對胎兒、胎盤的毒害作用會引起胎兒早產、宮內窘迫、發育不良,嚴重的甚至會發生毫無預兆的死胎和死產。癥狀較輕者,一般在分娩后或中止妊娠后,皮膚瘙癢和皮膚鞏膜發黃現象即一同消失。但若孕婦再次懷孕,還可能出現同樣癥狀。所以及時診治本病對保障母嬰健康有著重要的意義。
妊娠膽汁淤積的治療
妊娠膽汁淤積對母嬰的危害很大,因此,孕婦應當引起重視,定期去婦產科作檢查,特別是在臨產期更不可大意。若發現孕婦有妊娠膽汁淤積,應定期檢測孕婦血中膽汁酸水平,加強胎動和胎心監護,確保孕婦和胎兒的平安。如每分鐘胎心率低于120次或超過160次時,則預示胎兒有缺氧現象,應盡早住院。
為了解除瘙癢的難忍之苦,可用溫水擦洗瘙癢部位,避免用熱水燙洗患處或用肥皂等刺激瘙癢的皮膚。準媽媽可用爐甘石洗劑或75%的醫用酒精涂擦局部止癢,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治療性藥物,恢復正常的肝功能,降低血膽酸濃度,不要自己亂服用藥物,以免影響腹中的胎兒。準媽媽要盡量避免用手去抓癢處,以防抓破皮膚后引起細菌感染。
若孕婦病情較重,胎兒肺已成熟或妊娠36周后即可擇期終止妊娠,癥狀較輕者可于妊娠38周后終止妊娠。
預防孕期瘙癢的飲食原則
原則一:避免過敏原
準媽媽蕁麻疹和一般人一樣,可能因為藥物、海鮮、牛奶、蛋、蟹、貝殼類、酒等食物所引起,或因灰塵、寵物的細毛、花粉、塵螨等吸入性過敏原所造成,這些都應該盡量避免。
原則二:避免刺激性食物
專家建議準媽媽最好避免吃太熱、太辣食物,以免使身體更熱,加重瘙癢癥狀;其他像是咖啡、茶汽水、可樂這類的飲料,也最好減少飲用。
懷孕有關的皮膚瘙癢問題,無法事先預知,也比較難預防,但是在懷孕后開始做好適當的保養,也可緩和皮膚瘙癢的程度。
孕期4大常見皮膚問題
1.血管擴張
懷孕期間,準媽媽因血量增加,體溫也跟著升高,會較為怕熱,此外,也較容易發生血管擴張的情形,導致臉上、乳房以及四肢皮膚會出現微血管擴張痕跡,甚至出現血管瘤。
2.肌膚較敏感
準媽媽對外來的刺激像是日曬或化學藥品等,會有比較敏感的反應。
3.孕斑
因為孕期受到激素變化的影響,準媽媽很容易出現孕斑。孕斑多發生在雙頰,呈現豬肝色,很多人誤以為肝不好,其實是孕期激素變化所造成。準媽媽如果能做好防曬工作,別讓皮膚曬黑,通常生產后會逐漸淡掉。
4.汗疹
此為流汗所造成,最容易出現在腹股溝、腋下等部位。夏天時準媽媽可多使用電扇,來緩和瘙癢癥狀。新華
辨“癢”施治安度孕期
良性的皮膚疾病
1、多型性妊娠癥
多型性妊娠癥在懷孕期間才會出現,發生原因可能因媽媽對胎兒的免疫反應所導致。除了影響準媽媽生活之外,由于這類皮膚疾病多屬良性,對胎兒和媽媽本身的健康并不會造成影響。
癥狀:出現類似蕁麻疹或不規則的丘疹,感覺很癢,通常到生產后一周,癥狀會逐漸消失。
發生部位:多發生在肚皮周圍,再往大腿、手腳等其他部位擴散。
發生階段:懷孕后期,而且最常發生在第一胎,第二胎以后發生幾率比較少,多胞胎或孕期體重增加快速的準媽媽也較容易發生。
治療:感到很不舒服時,準媽媽可尋求醫生診治,使用口服抗組織胺或局部類固醇藥膏涂抹,以緩解癥狀。
2、妊娠癢疹
妊娠癢疹發生的原因目前仍無法確知,可能與懷孕期間激素變化以及外來刺激物等因素有關,對胎兒和媽媽并無明顯影響。
癥狀:出現紅色或淡粉紅色丘疹,患者會感到瘙癢,生產后會逐漸痊愈,不過容易留下色素痕跡。發生原因可能與孕期激素分泌或皮膚干燥、受到外來刺激有關。
發生部位:好發于大腿或手臂。
發生階段:懷孕中、后期。
治療:主要以外用類固醇藥膏為主。
影響胎兒的皮膚疾病
1、妊娠型類天皰瘡
發生階段:通常發生在懷孕后期。
成因:屬自體免疫性疾病,是一種罕見疾病,由腹部出現很癢紅疹或水泡,而后迅速擴散,可能引發胎兒早產或低出生體重。
2、皰疹樣膿痂疹
成因:屬于一種膿皰型干癬,患者皮膚會有膿皰,而且可能會發熱、發冷,抽血檢查會發現有血鈣下降情形,也可能造成死胎、早產、流產。
預防孕期皮膚瘙癢的建議
1、夏天天氣較悶熱,建議準媽媽穿著盡量以寬松、透氣、容易吸汗為主,材質以純棉為佳,并避免處于潮濕悶熱的環境中。
2、做好防曬和保濕。
3、大量流汗時可洗個澡,讓身體保持干爽。
4、每天洗澡次數勿過多,水溫也不能太高。
5、避免泡澡、泡溫泉。
6、洗澡時避免使用過多清潔用品,洗后可擦些乳液保濕。
7、避免過度抓癢。
8、癥狀輕微時,也可以使用半干的冷毛巾進行冷敷,緩和皮膚瘙癢情形。
下一篇:懷孕后的必要損失和意外收獲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妊高癥高危人群更應注重圍產保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