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在懷胎十月的過程中,隨著胎兒一天天長大,準媽媽也有一系列的身體變化:肚子隆起、動作遲緩、手腳腫脹、肚皮發癢……面對這些變化,沉浸在將為人母喜悅中的準媽媽們都能坦然接受。但專家指出,雖然以上現象大多屬于正常,但有些孕婦的皮膚瘙癢卻是由于疾病造成的,應該引起足夠重視。
妊娠皮膚的生理變化
妊娠不但改變了女性的體態,也改變了女性的皮膚。孕婦在懷孕期間皮膚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有的變得紅潤有光澤;有的則變得黑暗、粗糙;還有的變得油膩、多汗。總之,皮膚的變化反映出新陳代謝的旺盛程度。
1.皮膚多汗。因為孕期腎上腺機能和甲狀腺機能都相對亢進,新陳代謝加快,皮膚往往較為濕潤。此時,孕婦應多飲水,適當活動,控制體重的增長,并注意皮膚清潔,可根據個人皮膚變化的特點,選用合適的護膚用品。
2.色素沉著。大多數女性在懷孕期間,都會發現自己的膚色變得較深,特別是在乳頭、乳暈、小腹部正中線及外生殖器等部位。另外,超過50%的女性在懷孕后期,臉部會出現棕黑色面具般的色素沉淀,這就是孕斑,而原本就已存在的痣與雀斑,在懷孕過程中,也會變得更加明顯。不過這些色素沉淀的現象,通常在胎兒出生之后,就會逐漸地淡化。
準媽媽要避免陽光的直接照射,外出時要戴帽子或撐遮陽傘、搽些防曬霜,回到室內再將其洗凈,因為防曬護膚品中的防紫外線成分對皮膚有刺激作用。孕婦應多吃水果、蔬菜,補充維生素C,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和規律的生活。
3.妊娠紋。高達90%的初孕婦女會在懷孕后期,于腹部、大腿內側或臀部,出現粉紅至暗紅色的萎縮性條紋。如果平日經常進行腹部肌肉鍛煉,腹肌的彈性良好,也可能無妊娠紋。妊娠紋一旦出現就不會消退,只是初產婦在分娩之后,妊娠紋由紫紅色轉變成白色,有時甚至會發癢,等到產后才會變得不太明顯,但卻不會完全消失。妊娠紋的產生因人而異,因此平時身材比較苗條的準媽媽,應該提前預防,不要讓體重增加過快。
辨“癢”施治安度孕期
1、多型性妊娠癥。癥狀是出現類似蕁麻疹或不規則的丘疹,多發生在肚皮周圍,再往大腿、手腳等其他部位擴散,感覺很癢,通常到生產后一周,癥狀會逐漸消失。最常發生在第一胎,第二胎以后發生幾率比較少,多胞胎或孕期體重增加快速的準媽媽也較容易發生。發生原因可能因媽媽對胎兒的免疫反應所導致。除了影響準媽媽生活之外,由于這類皮膚疾病多屬良性,對胎兒和媽媽本身的健康并不會造成影響。
2、妊娠瘙癢癥。即為妊娠肝內膽汁淤積癥,表現為在妊娠中、晚期出現瘙癢,或瘙癢與黃疸同時共存。特別在胸部、腹部、下肢更為敏感,嚴重的還會出現皮疹———紅色的丘疹。因為膽汁淤積,使得胎盤的絨毛間隙變窄,影響母體與胎兒之間的物質交換和氧的供應,造成胎兒宮內發育遲緩,胎兒出生體重低于同孕齡的新生兒體重,早產、死胎、死產,使圍產兒死亡率增加。該疾病及早診斷、及早治療十分重要。如果發生了肝內膽汁淤積癥,絕不能泰然處之,必須及時就醫。當然,分娩之后皮疹和肝內膽汁淤積癥就會自然消退,但是再次妊娠時,重復發生的機會仍然較高。
孕婦應盡量穿純棉內衣,化纖衣物會刺激皮膚,導致癥狀加重。同時應注意皮膚的清潔,不用堿性浴皂,切勿抓破皮膚,以防止繼發感染。
3、妊娠癢疹。多于妊娠3~4個月發生,為全身散狀丘疹,伴劇癢,夜間尤甚。搔抓后常有表皮剝脫及血痂等繼發性改變。一般于產后3周內自行消退,但下次妊娠仍會再發。
下一篇:九類孕婦容易得妊娠期糖尿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孕婦可以使用哪些降壓藥呢?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