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據報道,1972年在德國某醫院出生了一個名叫克里斯蒂娜的健康嬰兒。從出生開始,這個嬰兒就一直拒不吮吸母親的乳汁,醫生讓另外一位乳母去喂她,卻見她迫不及待地大口吃起來。這種罕見的有悖于常情的舉動,不禁使人愕然。
經過調查分析,才發現這位母親在懷孕時特別不想要這個孩子,只是在丈夫的懇求下才勉強把孩子生下來。可見,這個可憐的小女孩在胎兒時期就已感覺到了母親的想法,所以出生后仍對母親“心懷怨恨”。
一位教授調查了141位孕婦以及她們后來的新生兒,認為母親對胎兒的態度在孩子出生后的心理上有很大影響:
如果母親無條件喜歡自己懷上的孩子,她們的子女在感情和體質上都很健康。
如果母親對懷孕抱一種消極態度,則生下的孩子性情憂郁,體質瘦弱。
如果母親對懷孕抱有矛盾心理,則孩子也會自然而然承襲這種心理。
如果母親對懷上的孩子態度冷淡,這類孩子一般也顯得冷漠。
因此,母親是否喜歡胎兒,對嬰兒的心理也有影響。
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胎兒還在那黑暗的母腹之中,母子之間不但血脈相連,休戚相關,而且情感相通,心靈互應,母親與胎兒在彼此傳遞著情感信息。
至于母親與胎兒之間的這條情感渠道是如何建立的,母親對胎兒的心靈影響又是怎樣發生的,至今還沒有一個科學的定論。但是充分的事實證明,胎兒與母親的感情交流是客觀存在的,特別是在妊娠后期更為明顯。胎兒也有喜怒,也會“記憶”,同時也向母親發出各種信息。
發現:胎兒會在體內哭
1977年在印度尼西亞發生了一件聳人聽聞的怪事:有一個名叫莎哈娜的孕婦,肚子里的胎兒居然能像已出生的嬰兒一樣啼哭。
這消息一傳開,全國嘩然,連科學家也感到驚奇。他們不惜千里迢迢蜂擁而至,爭相來聆聽這一哭聲。據說總統蘇哈托和外交部長馬利克以及許多高級軍政官員,也曾聽過這個“圣胎”的哭聲。
事隔兩年,這一轟動印尼的事情終于真相大白:原來是莎哈娜夫婦有意制造的一場騙局。偽裝的胎兒哭聲是從一架微型錄音機中發出來的,從而使成千上萬的人上當受騙。
1982年,我國江蘇省啟東縣大豐公社的一名孕婦朱正芳,在分娩前幾天,突然聽見了腹中孿生胎兒一強一弱的啼哭聲,每當朱正芳饑餓時,胎兒的哭聲就特別響亮。經有關部門證實,胎兒的啼哭聲就像礦石收音機里的聲音那樣清晰。
對于此類事,有人說是真,有人認為是假的。那么,胎兒究竟會不會啼哭呢?他們能否感受到母腹腔外喧鬧世界的聲音和暗示?這類問題一直被認為是個謎。
今天,新興的胎兒心理學已經問世。大量事實和研究表明,人類必須重新認識自己的胎兒。例如,以前人們普遍認為,人的各種感覺是后天發展起來的。而事實卻不然,胎兒不是聾子,他能聽到母親吞食和消化食物的聲音,也能感受到外界大自然的喧鬧聲。英國劍橋動物生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把一個助聽器植入一個正在妊娠的羊膜中。他們發現,子宮并不是一道密不透風的聲音屏障,人們通常的說話聲都可以傳入子宮中去。
據研究,胎兒已具有聽力、視力。胎兒從第三個月開始就能對外界作出一定的反應。例如母親在曬太陽時,他會感知到。當陽光射到母親腹部時,胎兒會作出轉頭或踢腳的反應。
胎兒雖然尚未問世,卻能通過晃動腦袋、手臂、身體以及踢腳等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感情。據稱,胎兒也會動腦筋,從7個月起,胎兒的大腦就開始活動了,出生前不久的胎兒腦電圖所顯示的腦電波與新生兒的腦電波是驚人的相似。
過去人們都習慣于把胎兒期和胎兒后期截然分割開,現在看來,這兩個階段之間,并不存在十分明顯的鴻溝,只不過是環境發生了明顯變化而已。通過研究,人們已能初步揭示胎兒生活的奧秘。可是仍有一些疑團,例如胎兒為什么會啼哭等仍有待于進一步研究、探索。不過,胎兒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表明,胎教是十分重要的,做母親的應該以良好的情緒隨時傾聽腹中的胎兒在“說”什么,以便為胎兒的發育創造一個良好的條件。
請您不要小看了您腹中的那個小生命,不要忽視了他也善解人意,也懂得您的感情。請多給他一些母愛和溫暖吧,因為在胎教過程中,最為關鍵的莫過于母親的愛心。
下一篇:媽媽的笑聲胎兒最愛聽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準爸爸胎教用“雙愛”法教育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