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做人媽媽甚艱難”,當寶寶尚在腹中時,準媽媽已經為寶寶健康擔憂,飲食作息都步步為營;其實于懷孕期間,孕婦亦需要面對身體各種轉變和不適,如腰背痛、抽筋、水腫等,因此孕婦應該好好為自己著想,多做運動有助松弛肌肉、促進血液循環,還可紓緩壓力,對母嬰同樣有益。且別忘了女性較易患上骨質疏松,做適量運動無疑一舉數得。
鍛煉肌肉 體能較佳
物理治療師陳思敏表示,產前做適量帶氧及伸展運動,有助預防及紓緩抽筋、水腫、肩背痛等常見不適,亦可促進血液循環,使腹中的寶寶得到足夠氧氣和營養,有助發育。此外,由于運動可消耗能量,預防孕婦或胎兒超重,避免因寶寶過胖而增加生產過程的困難。
有研究指,有運動習慣的孕婦體能較佳,并懂得控制肌肉,陣痛及生產時間因而較短,可減少生產時間過長的風險;透過強化肌肉的鍛煉,更有助保護關節,預防損傷。“隨著胎兒日漸成長,盆腔肌肉會因壓力增加而松弛,容易引致小便失禁,適當的運動有助鍛煉這部分的肌肉。”
任何孕婦都適宜做運動嗎?陳姑娘指,胎兒于懷孕初期較不穩定,加上孕婦會出現惡心、嘔吐、失眠等徵狀,狀態較差,因此只進行輕微運動如步行便可。到了約13周開始,當上述不適徵狀減退,健康狀況良好,可以開始進行適量運動,直至預產期前一個月為止,都適合做運動。
五類運動 不宜激烈
孕婦運動可分為五類:帶氧運動、強化肌肉運動、伸展運動、鍛煉盆底肌運動,以及控制呼吸運動。不過,部分具有撞擊性或過于激烈的運動,皆為禁忌。“孕婦不宜跑步,只可以步行代替,踏單車則應以室內健身單車代替,建議使用附有椅背的單車;亦可跳健康舞,因為胎兒體重增加,孕婦身體的重心改變,跳舞有助改善平衡。至于游泳,不要長期只做同一種泳式,即使不諳泳術,亦可于水中步行,有助鍛煉肌肉和加強心肺功能。”
適量運動有助孕婦健康,亦需注意安全,陳姑娘提醒大家,孕婦必須注意運動時體溫不可過熱,否則會影響寶寶器官發育,潮濕或悶熱的天氣下,不宜進行戶外活動。“準媽媽可自我檢查運動強度會否過高,例如每分鐘心跳不可超過140下,運動期間能否保持說話暢順,以及留意身體有否出現不尋常的痛楚或流血情況。”做任何事情都應適可而止,因此孕婦每天進行30分鐘運動已足夠,并應記緊增加熱量吸收,以平衡運動時所消耗的卡路里,確保寶寶得到足夠的營養。
長者應進行肌肉訓練
除孕婦外,需照顧孫兒的長者尤其需要注意,因本身較易有骨質疏松,抱起小孩時稍一不慎,有機會出現“下塌式骨折”,患者下半身會不能動彈,若壓到神經線,甚至影響活動能力,需要以保護支架支撐。
想預防骨質疏松癥,最有效的方法是確保吸收足夠的鈣質,接觸適量陽光,以及進行適量運動,刺激骨骼新陳代謝,減慢骨質流失。長者亦應進行平衡及肌肉訓練,例如踢腳、半蹲等,建議每星期進行兩至三次運動,每次不少于30分鐘,有助預防跌倒。
運動示范
示范一
1 雙腳打開,曲膝,面朝下,雙手垂直支撐身體,背部保持水平線。
2 以腹部肌肉的力量,使腰背向上彎曲。
次 數:每10下為一組,重復動作一次。
作 用:此動作稱為“Cat Stretch”,可伸展下背肌肉,改善姿勢,預防腰背痛。
注意事項:雙手保持垂直,但手肘需避免過度伸直。
示范二
1 抱枕置于腳下,雙腳伸直,雙手放于身后支撐身體。
2 腳掌分別以順時針及逆時針方向轉動。
次 數:每次轉動1分鐘,稍作休息后,反方向再轉,重復一至兩次。
作 用:預防下肢水腫,紓緩小腿抽筋。
注意事項:每晚睡前進行效果更佳。
示范三
1 雙手伸直置于背后,雙手互握。
2 運用肩膊力量,輕輕舉起雙手。
次數:保持伸展狀態15至20秒,稍作休息后,重復兩至三次。
作用:伸展胸部肌肉,改善上半身姿勢,預防肩頸痛。
注意事項:過程保持呼吸暢順,注意使用肩力,上半身位置維持不變。
下一篇:性生活對胎兒有影響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孕婦呼吸節奏影響胎心頻率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