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二部曲: 妊娠期防范常見病
山東省千佛山醫院婦產科郭偉副主任醫師介紹,通常將從胚胎形成到胎兒娩出稱為妊娠,一般為40周。12周末以前稱為早期妊娠;13~27周末為中期妊娠;第28周以后為晚期妊娠。在漫長的40周的孕期內,如何孕育一個健康聰明的小寶寶?如何合理安排自己孕期的生活工作計劃?離不開孕期保健,孕期保健是指對孕婦進行定期產前檢查和對胎兒進行監護,監測胎盤和胎兒成熟度,及早發現高危妊娠,預防妊娠并發癥的發生,保障孕產婦、胎兒及新生兒健康。
一般在首次發現妊娠后建立母子保健手冊,若在首次檢查后未發現異常者,應在妊娠20~28周期間每4周檢查一次,28~36周兩周檢查一次,自妊娠36周起每周檢查一次。高危孕婦應酌情增加產前檢查次數。
此外,孕婦還要注意防范一些孕期常見疾病。郭偉副主任醫院介紹,這些疾病主要是:
妊娠期高血壓。這是妊娠中晚期常見的疾病。如果在懷孕20周后,孕婦出現高血壓、蛋白尿,則可能是患了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現在稱為子癇前期-子癇。子癇前期-子癇是孕產婦及圍產兒死亡的重要因素,與營養因素密切相關。定期去醫院做產前檢查是及早發現子癇前期-子癇的最好方法。
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妊娠婦女肝病和黃疸最常見的原因。目前已經確定的有甲、乙、丙、丁、戊五種,臨床上常見的有甲型、乙型、丙型三種。在妊娠這一特殊的生理時期,肝炎不僅使病情復雜化,也對胎兒產生一定的影響,重癥肝炎仍是我國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妊娠合并糖尿病最明顯的癥狀是“三多一少”,但也有部分孕婦自己完全無癥狀,僅在化驗血糖時發現。糖尿病不僅影響母體代謝,引發各種病癥,對胎兒、新生兒也有種種危害,可能引起巨大兒、胎兒先天性畸形、新生兒血糖過低及呼吸窘迫癥候群、死胎等。通過調整飲食和合理使用藥物能治療和預防妊娠期糖尿病。
心臟病。孕前患有風濕性心臟病、冠心病、心肌炎、心律失常在孕期都有可能出現癥狀或病情加重,某些病理妊娠本身也可誘發心臟病。妊娠可使心臟病患者的心臟負擔加重而誘發心力衰竭,也是孕產婦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妊娠合并心臟病可造成胎兒生長發育遲緩、早產、死胎或臨產時死產等。
貧血。貧血是妊娠期最常見的合并癥,多為缺鐵性貧血。如果不及時補充鐵劑,孕婦易出現氣喘、心悸、頭暈、疲勞、失眠、記憶力差等貧血癥狀。嚴重貧血時引起胎兒生長受限、胎兒缺氧、早產或死胎。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許多孕婦在妊娠中期以后開始出現全身廣泛性瘙癢,多為胸部、腹部、下肢,尤其是在腹部和掌、趾部瘙癢更加明顯,瘙癢進行性加重,嚴重的還會發生皮疹--紅色的丘疹。重者除了皮膚瘙癢外,還伴有黃疸,即鞏膜甚至皮膚黃染,肝功能輕度受損等。它可造成胎兒宮內發育遲緩,胎兒出生體重低于同孕齡的新生兒體重。嚴重的可導致胎兒宮內窘迫,死胎。
妊娠合并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一種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傳染性的急性傳染病。在妊娠期(尤其是早期)患了流感,對胎兒有一定影響,影響的大小取決于感染的程度(病情、病程及其并發癥)等。妊娠早期合并流感,可使胚胎發育異常、流產、死胎、胎兒宮內發育遲緩。
上一頁123下一頁下一篇:來說說準媽媽的新特點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孕期25項重要檢查(2)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