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10年計算機科學博士觀察:科技公司裁員潮下,CS仍是「值得選擇」的好專業......
分類: 最新資訊
育兒詞典
編輯 : 育兒知識
發布 : 02-05
閱讀 :180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外灘教育(ID:TBEducation)新年伊始,美國科技行業再度掀起裁員浪潮,但這絲毫沒有減弱在校學生對計算機科學(CS)專業的熱情。作為美國高校的頂流專業,CS最近火到多所理工強校紛紛關閉校內轉碼通道。在就業和高校政策日益緊縮的現狀下,早期的CS求學和求職規劃變得尤為重要。在本文中,2位留美10年的計算機科學博士帶來了干貨滿滿的分享。文、編丨Chelsea要說近幾年全球最火熱的專業,計算機科學專業(Computer Science,簡稱CS)一定榜上有名。2022年11月,美國招聘網站Ziprecruiter對超過1500名正在尋找工作的大學畢業生,發起了問卷調研。調查數據顯示,憑借平均近10萬美元的高起薪和良好的發展前景,計算機科學專業榮登最不后悔專業榜首。相比之下,新聞學、社會學、傳媒和教育專業被選為最后悔的大學專業。盡管當初選擇這些專業的時候,學生可能是出于喜歡或者穩定的考量,但是如今大多數人表示,如果時間倒流,會選擇申請計算機科學或工商管理專業。根據喬治城大學教育和勞動力中心研究顯示,收入最高的大學專業比收入最低的專業一生多賺340萬美元(約2380萬人民幣)。“畢業后,現實會敲響大門。”ZipRecruiter的首席經濟學家Sinem Buber在接受采訪時這樣說道。在畢業五年后,計算機專業畢業生的薪資依然笑傲群雄。根據紐約聯邦儲備銀行最新的大學畢業生薪資研究顯示,計算機工程專業畢業生五年后年薪中位數最高,為7.4萬美元(大約52萬人民幣),計算機科學專業畢業生五年后年薪中位數,與其他3個專業一起排在第二,為7萬美元(大約49萬人民幣)。錦上添花的是,不同于重人脈資源的另一個高收入行業——金融,即便是普通家庭的孩子,也能通過計算機專業,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正如一位家長告訴外灘君的那樣:“計算機永遠是沒有資源、沒有人脈的普通家庭首選專業類別之一,因為計算機行業是真不看出身,也是真賺錢啊。”高收入、高就業率、高滿意度的CS專業,自然也成了不少學生的心頭好。甚至在2023年年底,由于CS專業過于火熱,不少美國高校紛紛出臺政策,對在校生轉碼叫停。佐治亞理工學院宣布限制學生轉CS專業高校政策收緊下,提前規劃好CS專業求學之路,就顯得格外重要了。申請CS專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畢業后是直接工作還是繼續深造?科技行業裁員潮下,CS求職如何破局?圍繞這些問題,外灘君和2位留美10年的計算機科學博士聊了聊。01對計算機科學專業的三大認知誤區10年前,CS專業還沒有像現在這般火熱,但是已經有了抬頭的趨勢。彼時,北美留學生第一大論壇——一畝三分地上,幾乎每天能刷到剛畢業的中國留學生,收到FLAG(Facebook現更名為Meta, Linkedin, Amazon, Google)的大包裹。包裹(package)是CS專業找工作收到offer的行話,通常包含一個標準公式:base(底薪)+bonus(獎金)+RSU(股票)+sign on(簽字費)。如果涉及到搬家,還會有一筆豐厚的relocation fee(搬家費)。在巨頭云集的灣區,剛畢業總包就達年薪百萬(人民幣),雖然聽上去很凡爾賽,但是實際上早在10年前就非常普遍。10多年前還是高中生的康博士,已經洞察到了行業潛力。在志愿填報時,毅然決定選擇計算機專業,最后如愿以償進入中美2+2合作項目。在大三的時候,他赴美留學,一路本碩博連讀。去年夏天,他從范德堡大學獲得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成功進入一家FLAG,擔任軟件工程師一職。回顧過去10年CS行業的發展和繁榮,康博士坦言,CS有過新興核心技術的熱潮,也有過曇花一現的概念。近些年來,大模型和人工智能的出現和應用,把CS推向了更高的熱度。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幾年計算機科學仍將是備受青睞的專業。在CS專業變得熱門的同時,也讓一部分人對這個領域產生了怯意。有人擔心CS太難學,猶豫不決;也有人因為申請競爭加劇,感受到了壓力和不確定性。在康博士看來,有一些常見的誤區可能會導致對CS領域的學習和理解產生偏差。01數學成績不好,就與CS專業絕緣?很多對文科感興趣的高中生,會下意識認為學習CS,必須要有出色的數學成績。康博士表示,其實不然。“在初級階段,數學能力并非必要條件,更重要的是邏輯思維能力。”擅長寫作的文科生,通常具備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寫作過程中,文科生需要組織思路、理清論證關系,并以條理清晰的方式表達觀點。這種思維方式對于計算機科學領域同樣至關重要。在編程過程中,邏輯思維能力幫助學生理解問題、拆分任務,并有效地解決復雜的問題。如果只是因為高中數學成績不是特別好,就認為不適合學習CS,在康博士看來,過于武斷。“美國大學在本科階段并不會徹底區分文理科,而是采用通識教育,任何學生都可以選修CS課程。在經歷適應期后,如果學生對CS感興趣,那么就會考慮在日后選擇CS專業。”“當然,這畢竟是10多年前的情況了。現在CS專業申請賽道已經越來越擁擠,高中階段就接觸過編程的學生也越來越多。有過編程經驗的學生,進入美國大學后,也會在CS課程上學得更輕松一點。”康博士建議,現在對CS專業感興趣的學生,可以在高中提前學習一些常用的編程語言,如Python、Java或C++。“倒不用刻意為了申請而學習,當做是一個額外的加分項。”對于在編程方面有足夠熱情和天賦的學生來說,參加高中信息競賽或知名企業如阿里、騰訊舉辦的編程比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對科研比較感興趣的學生,可以積極尋找暑期實習或科研項目。康博士曾參與過芝加哥大學獨立研究機構的項目,遇到過來自中國的高中實習生:“美國高校或是下屬研究機構通常也會在暑期放出實習名額。有時候這樣的機會并不一定會在大學官網上放出來,而是在關聯的研究機構官網上。很多人都會誤以為只有大學生才能申請,事實上,高中生也可以嘗試。”02擇校是看綜排還是專排?在對CS專業產生興趣后,擇校就成了尤為關鍵的一步。美本申請選手們,通常會參考2個榜單:U.S. News美國大學綜合排名和U.S. News美國大學CS專業排名。這時候,學生和家長容易糾結的一個問題是:擇校是該看綜排還是專排呢?康博士坦言,這2個排行榜單其實都可以參考:在綜排榜單上靠前的傳統名校如藤校,基本上都會重點扶持CS專業,所以這些學校的CS專業都不賴;以理工見長的院校如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和佐治亞理工學院,CS都是他們的王牌專業;常年在專排榜單上不輸藤校和理工學院的卡內基梅隆大學和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在全美CS領域,認可度極高;科技公司濃度較高的地區,當地公立大學CS專業也相當優秀,代表學校有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B)、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UT-Austin)等等。“當然,這些學校其實都不太容易申請。” 如果學生對CS專業很有熱忱,但是又希望降低申請難度的話,康博士有2個建議:●有一些大學雖然綜合排名不是特別高,但在CS領域的排名卻十分靠前,例如普渡大學、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馬里蘭大學帕克分校等等,也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多關注一些綜排較高,但是CS專排稍低的學校,例如圣母大學和范德堡大學。需要注意的是,這類學校的本科申請競爭非常激烈,但是在CS碩士階段,申請相對會容易一些。03美國大學CS掛科率很高?與國內大學相似的是,美國大學計算機科學方向的課程設置主要分為必修和選修課程。必修課程:在大一和大二階段,通常會學習編程語言(如C++、Java)、數據結構、算法、操作系統、軟件工程、計算機網絡和數據庫系統等等。選修課程:進入大三和大四后,學生可以根據個人興趣和職業發展需求,選擇不同領域的課程,如移動應用開發、云計算、圖論、強化學校、大數據和分布式系統等。一些人工智能相關的課程如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不同學校的設置各不相同,有些學校可能將其作為必修課程,有些則作為選修。看上去就很難的課程名稱也讓一些學生打起了退堂鼓:“我會不會掛科啊?”康博士透露,在美國,學校和教授對課程掛科率有絕對的決定權。但是也不用因噎忘食,教授通常都會根據課程難度和學生表現,靈活調整標準。比如,圖論是一門比較難的偏門算法課程。如果考試及格率較低,那么教授會根據學生的分數分布情況,通過調整分數的分布曲線,使整體成績呈現一個更合理的分布,俗稱“curve算成績”。“一些CS強校通常要求會比較嚴格,但是大部分學校CS掛科率很低。不過,很多公司雇主和高校招生官是真的會卡GPA,不論是未來就業還是繼續深造,在校期間維持一個優秀的GPA是非常有必要的。”康博士提醒道。02畢業后是直接工作還是繼續深造?CS專業作為一個兼具學術界和工業界廣闊發展前景的領域,大四學生常面臨一個困擾——畢業后是直接就業還是選擇繼續深造?在康博士看來,這個問題的答案因人而異,需要根據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來進行權衡。主觀因素包括個人興趣和職業發展規劃。“在美國本科學習過程中,學生是能夠意識到自己對學術研究有沒有興趣的。”例如,學生可能對某一門CS課程特別感興趣,積極參與教授的實驗室項目,或是希望日后進入學術界,做一位大學老師。這時候,繼續深造會是更好的選擇。從客觀因素來說,科技行業的就業市場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在繁榮時期,CS本科畢業生找工作并不困難。但是近年來,美國科技行業的裁員潮頻頻發生。在不景氣的就業環境下,相比應屆本科畢業生,公司更需要有經驗的工程師。找工作頻繁碰壁后,攻讀碩博學位也逐漸成為畢業生的考慮選項之一。根據康博士的觀察,事實上,像大模型、人工智能或云計算等領域的招聘,更重視研究經驗,也會更加青睞擁有碩博學歷的畢業生。不過,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也并不一定適合所有人。美國CS碩士學位需要2年時間完成,CS博士學位則更久了,需要4-6年。與碩士相比,博士階段的學習對學生的心理素質、抗壓能力和創新思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康博士表示,美國大學的博士候選人,畢業前有三座大山要跨越:第一座大山是預備考試(preliminary exam),主要評估學生的研究能力和潛力。如果學生未通過,導師有權開除學生。如果學生已經發表過論文,或者有已接收的論文,在第一次考試后可能只需要做一次presentation(演示);如果學生沒有發表成果的論文,通常會閱讀和綜合相關論文,提出自己的研究想法,有機會通過第一次考試。第二座大山是資格考試(qualify exam),類似于國內大學博士的開題報告。學生需要根據自己發表的論文,總結一個未來需要解決的問題。在預備考試和資格考試之間,通常會有2-3年的時間,學生需要根據教授的資助或者自己的研究興趣,努力發表論文。在資格考試之后,學生還需要1-2年來解決剩余的研究問題。最后一座大山是論文答辯(thesis defense),學生需要撰寫畢業論文并進行答辯。答辯結束之后就能確認畢業時間,成為正式的博士了。博士花費的時間和經濟成本更高,也相對會有更高的求職期望。但是由于博士畢業生是小眾群體,如果想繼續從事研究崗位或進入企業,最理想的職位就是大學老師或者工業界科學家。康博士表示,這些崗位在學術界和工業界都只占很小一部分,公司的大部分崗位主要還是以工程師為主。“碩士畢業生或是本科學歷再加幾年工作經驗,就足以勝任。”雖然看上去博士的就業面并不如本科和碩士那么廣闊,但也大可不必悲觀。“博士生也可以退而求其次,和碩士生一起競爭工程師崗位,優勢會更明顯。”03科技行業大裁員下留學生CS求職如何破局2024年伊始,Google、Amazon等美國科技大廠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裁員。根據Layoffs數據,開年不到一個月,已經有58家科技公司裁掉了7,785名員工。李博士在美國一家金融科技公司擔任機器學習科學家,同時也是一位面試官。根據他的觀察,在裁員潮下,最艱難的并不是丟了工作的老員工,而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就拿我所在的AI部門來說,這2年都很少有應屆畢業生入職,甚至簡歷都很難通過初篩。并不是因為他們不優秀,而是公司的招聘標準會根據市場需求而浮動。”如果市場需求大但求職者數量少,公司的要求會降低;反之,如果市場不景氣且崗位競爭激烈,公司的要求會提高。例如,要求有更多的工作經驗或是更高的學歷等等。換句話說,CS求職卷起來了。如何在艱難的求職季中脫穎而出,李博士認為有3個關鍵點。01關注交叉領域招聘需求“如果大家求職目光都聚焦在科技公司,崗位僧多粥少,的確是不好找。但是如果換一個賽道,就容易很多了。”李博士認為,能夠與大部分行業融合,是CS最大優勢之一。舉個例子,以前的零售業,加上計算機技術變成了現在的電商。相對于傳統零售業,電商在盈利能力、影響力和規模上都有了質的飛躍。類似的概念也可以應用到其他行業,例如金融和計算機。反洗錢和反欺詐是金融業的一個重要方向,金融公司可以利用AI模型進行投資和因子挖掘等工作,大大提升業務的流暢度。但是,并非所有金融與計算機結合的崗位都容易上手,金融量化是目前對CS要求最高的崗位之一。“普遍來說,量化基金或投行對個人教育背景要求很高。”李博士表示,華爾街投行更傾向于招收藤校畢業生,尤其是在競賽或研究領域特別突出的學生。“薪酬自然是非常豐厚,有藤校本科生在華爾街第一年的年薪可以高達50萬美元,崗位競爭也是異常激烈。”還有一個被很多人忽視的領域——工業與計算機的結合,即工業控制,在李博士看來,可能會是未來的爆點。“目前傳統工業可以通過編程實現流水線自動化,但對于一些靈活的工作需求,如質量檢測,仍需要人工參與。然而,隨著AI技術的發展,日后部分工作完全可以通過技術實現。”無論是電商、金融、工業還是其他行業,都能夠找到更多和CS相關的機會。“如果學生能夠擅于發現和抓住這些機會,相信就業將變得更加容易。”02AI相關崗位將持續增加AI的出現,特別是大語言模型如GPT的應用,對計算機行業產生了顛覆性的影響。“我們公司去年也引入了GPT,用于自動生成代碼或提供編程提示。可以預見的是,在不久的將來,會有一些低端、重復性的編程工作被這些大語言模型替代。”長期來看,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布局AI相關的工作流程,和AI相關的崗位數量將會增加。有人可能會好奇,是不是從事AI必須要有博士學位?李博士認為,雖然一些具有研究性質的AI崗位,博士生的確更適合,但是也有很多AI工程師崗位,碩士學歷就足夠了。“前提條件是得了解或是研究過AI。”李博士建議,如果CS學生缺乏AI背景,可以嘗試在校期間,關注AI相關的課程或是實習崗位。“不管是大廠還是初創公司,都有這樣的機會。有了一段完整的AI實習經歷,畢業后的選擇也會更多一些。”此外,很多美國大學都有編程競賽隊,CS專業的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如果是已經畢業的學生,也可以關注一些知名企業或是網站舉辦的賽事,如Google全球編程挑戰、Facebook Hacker Cup、Kaggle比賽、ICPC國際大學生編程競賽等等。“有一些企業會把編程競賽獲獎單獨列出來,作為求職者的加分項。”03面試刷題有用,但不能盲目作為曾經的應屆畢業生,李博士面過大大小小不少公司。如今作為面試官,他也接觸過不同經驗背景的求職者。根據他的經驗,雖然不同公司面臨流程會有所差異,但是總體來說,會分為3輪:1. 在線限時做題或者1小時背景了解通過HR簡歷篩選后,求職者可能會在郵箱里面收到限時完成在線測試的通知,但不是所有公司都有這個環節。有一些公司會選擇和求職者約1個小時,基于簡歷聊聊過往經歷。2.遠程面試做題通過第一輪之后,很多公司都會在第二輪中,安排面試官當場給求職者出編程或是算法題,限時30-45分鐘做完。3.現場面試在疫情前,很多公司都會自掏腰包請求職者去公司一趟,除了帶求職者參觀公司環境以外,當日會有不同的面試官給求職者出題或是提問。在疫情后,這一環節改成了線上。“有的公司會更側重于做題,有的公司會更傾向于問答,還有的公司會希望求職者做一個ppt回顧學習和研究經歷。”不難看出,做題幾乎貫穿了每一輪面試,刷題成了很多求職者必備的準備工作。“中國留學生其實做題能力都很強,也更喜歡刷難題。”但是根據李博士的觀察,近年來,很多公司思路有所改變。“難題并不一定能反映實際工作中所需的技能,現在出題會更加靈活,側重于求職者對計算機的理解和編程的能力。如果是盲目刷題,很有可能會出現題目稍微發生變動,就做不出來的情況。”李博士曾經遇到過一位求職者,在一道難度并不高但非常靈活的編程題上卡了很久:“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也大可不必緊張。通常面試官都會給一些提示,如果提示過后能順利完成,也是能夠進入下一輪面試的。”04結語部分雖然最近幾年科技行業的裁員現象讓人感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但作為行業內部人士,康博士和李博士均認為,目前的低谷只是暫時的。從長遠來看,計算機科學崗位的需求量仍將持續增長。無論是在創新技術的研發、交叉領域的應用、還是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領域的進一步探索,計算機科學專業都將繼續發揮重要的角色。在科技公司的招聘中,雖然學歷有一定的要求,但相對于其他高薪行業,計算機科學領域很少設定硬性的學校等級和家庭背景要求,更注重候選人的技術水平。兩位嘉賓都認為,對于很多家庭孩子而言,選擇學習計算機科學專業仍然是最明智和值得的投資之一。正如ZipRecruiter的首席經濟學家Sinem Buber所言:“當你不得不為了五斗米折腰時,你的工資就會變得尤其重要。”本文部分圖片來自Pexels參考資料:1.ZipRecruiter The Most Regretted and Most Loved College Majors2.Georgetown University Center on Education and the Workforce The Economic Value of College Majors3.Layoffs.fyi來源:外灘教育(ID:TBEducation)聚焦中國K12國際化教育,致力于專業、前沿、有高度、有溫度的內容。幫助學校和家長實現融合、創新、有效、以人為本的教育。編輯: 李嘉祺統籌:劉潔終審:姜乃強入駐光明網、、騰訊、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等各大平臺后臺私信聯系留學君聯系電話:010-6707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