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在人類孕育新生命的妊娠過程中,各種不適與并發癥經常相伴左右,其中流產對孕婦造成的身心傷害無比巨大。特別是復發性流產,復發性流產是指與同一性伴侶連續發生2次或2次以上在妊娠28周前的自然流產,在育齡期女性的發生率占全部妊娠的1%-5%左右。隨著“單獨二孩”政策陸續在全國各地實施,育齡期女性尤其曾有流產史的女性需注意免受復發性流產的傷害。
引起復發性流產的病因無外乎胚胎因素和母體因素。胚胎因素主要是指胚胎染色體異常,這是自然流產最常見的原因。母體因素復雜多樣,首先也是遺傳方面,即夫婦染色體異常。復發性流產者夫婦染色體異常發生頻率為3.2%,其中多見的是染色體相互易位,占2%。其次,集中在內分泌方面,如黃體功能不足,則孕酮分泌不足,可引起妊娠蛻膜反應不良,影響孕卵著床和發育,導致流產。孕6-8周后卵巢黃體產生孕酮漸漸減少,之后由胎盤產生孕酮替代,如果兩者銜接失調則易發生流產。在習慣性流產中有23%-60%的病例存在黃體功能不全。又如多囊卵巢綜合征,在復發性流產中多囊卵巢的發生率可高達58%,而且其中有56%的患者LH呈高分泌狀態,高濃度的LH可能導致卵細胞第二次減數分裂過早完成,從而影響受精和著床過程。常見的內分泌因素還有高泌乳素血癥、胰島素抵抗或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減退或亢進。此外,生殖器官解剖缺陷、感染、免疫排斥等亦引起復發性流產。慢性消耗性疾病、營養不良、精神心理因素、吸煙、飲酒、環境毒性物質、高齡妊娠,也不容忽視。
針對這些病因,復發性流產的女性備孕前需接受病因篩查,項目包括:胚胎及夫婦染色體核型、生殖道微生物、內分泌激素、生殖器官解剖結構、凝血功能、自身抗體等。再根據不同的病因做對癥處理。黃體功能不全者主要采用孕激素補充療法。如患者存在多囊卵巢綜合征、高泌乳素血癥、甲狀腺功能異常或糖尿病等,均宜在孕前進行相應的內分泌治療,并于孕早期加用孕激素。對于原因不明習慣性流產的女性,孕前和孕期盡量避免接觸環境毒性物質。確診妊娠后密切隨訪各項血液指標的變化,隨時給藥直至妊娠12周或超過以往發生流產的月份,孕婦要臥床休息,禁忌性生活,接受必要的心理治療。
鮑時華(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副主任醫師)
下一篇:人工流產后為何月經不調?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根本沒有無創人流這回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