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新媽媽產后性生活過程中很容易忽視避孕措施,使新媽媽再次懷孕成為準媽媽。新媽媽懷孕不僅影響到自己身體的恢復,同時對新寶寶與胎寶寶也有很大的影響。新媽媽女口何才能避免再次成為準媽媽呢?
產后避孕2誤區:
l、等第一次月經來潮后再考慮避孕問題。 這種想法是不明智的,產后排卵的日期無法確切肯定。一般產后第一次月經來潮的前14天就可能會排卵,有的甚至在寶寶出生后的第一次性生活(產后40天)就可能已經排卵。
2、用哺乳來避孕。 有的媽媽認為哺乳期沒有月經,沒有月經就不會懷孕。其實無月經不說明不受孕。分娩后完全母乳,月經尚未來潮,排卵的可能性很小,但如果不是完全母乳(母乳不夠吃,添加其他乳),就有可能提前排卵。因此想利用延長哺乳來達到避孕的目的是不可靠的,延長哺乳還可能造成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永久性障礙,甚至閉經,以及子宮萎縮和性功能障礙等。 新媽做準媽的危害: 危害母乳中斷:新媽媽再次懷孕后,身上絕大部分營養都會提供給胎寶寶,以保證胎寶寶的正常生長發育。新媽媽由于體內營養匱乏,會造成乳液分泌迅速減少,甚至出現母乳中斷的現象,因而無法保證新寶寶的營養與健康。身體恢復新媽媽產后需要一段時間身體的各種機能才能恢復正常。新媽媽如果在身體恢復期懷孕,身體各種機能的正常恢復將會受到影響。如果新媽媽進行人工流產,這將對新媽媽身體健康產生極大影響,延長新媽媽身體機能恢復的時間。
子宮出血:新媽媽產后,子宮通常需要3~6個月的時間才能恢復正常,剖宮產的新媽媽子宮恢復時間則更長。新媽媽在子宮還沒有完全恢復前懷孕會造成子宮負擔過重,嚴重時出現流血。
寶寶護理:新媽媽懷孕后,身體會逐漸加重,對日常活動造成不便。新媽媽如果進行人工流產,也需要一段時間身體才能恢復到正常水平,這對寶寶的護理會產生很大不利影響,很容易造成寶寶營養失衡、皮膚出現紅斑等現象。
人工流產:新媽媽懷孕后通常會采用人工流產來解決問題,但危害性很大。新媽媽身體正處于恢復期,如果器械消毒不嚴、術后不衛生,將增加新媽媽細菌感染的機會,引發宮頸炎、子宮內膜炎等疾病;人工流產也很容易打亂新媽媽原有的內分泌狀態,將導致內分泌失調而引起月經紊亂;情況嚴重時還會引起新媽媽術后出血不止。
避孕全攻略:
1、適當分居:分居可以有效避免新媽媽懷孕。新媽媽產后可以與丈夫分居一定時間,以便于身體機能與子宮的恢復,同時分居也有利于新媽媽對寶寶的護理。
2、工具避孕:產后由于媽媽生殖器的損傷還沒有完全恢復,為了防止媽媽的產褥期感染,最好用工具避孕,即男用和女用避孕套。用避孕套避孕在產后性生活中被列為首選,但長期使用亦可加重媽媽陰道的炎癥。
3、產后放置宮內節育器:對于剛生產完的媽媽來說,由于產后的子宮正處在恢復階段,子宮較大,宮腔較深,過早放置節育器非常容易脫落,而且易造成感染,留下后遺癥。一般放置的時間是自然分娩在產后3個月、剖宮產在產后6個月以后為好。在此前的避孕可考慮用避孕套。
4、口服避孕藥:產后不哺乳的媽媽,可口服避孕藥。但對于在哺乳期的媽媽來說,由于多數的避孕藥都含有雌激素,會改變乳汁的成分,影響寶寶的發育,所以不宜服用。
5、外用避孕藥:性交前放置外用一些殺精藥膜、藥膏也是一種較好的方法。外用的陰道藥膏或藥栓不影響乳汁分泌。但陰道避孕藥膜屬水溶性薄膜,哺乳期陰道較干燥,膜不易溶化完全,藥效釋放不充分,容易引起避孕失敗。
6、產后絕育:包括女性輸卵管結扎術和男性輸精管結扎絕育術。如果堅決不再想要孩子了,絕育是安全、永久的避孕方法,但應注意的是一定要堅持自愿的原則。產婦在非緊急情況下應充分知情,認真考慮后再決定,以免將來后悔或由此引起產后心理障礙。但一旦施行了手術,則難以恢復。對不適合再次妊娠的媽媽,如患有妊娠合并心臟病,慢性腎炎,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等疾病,最好在產后2-3天做絕育術。此時子宮底較高,手術比較容易進行。
溫馨提示:由于產后婦女在身體和心理上都有特殊性,所以避孕方式的選擇也有特異性,沒有一種避孕方式是絕對最保險的。但是,媽媽們要清楚的是:避孕措施中的副作用一般經過醫生的幫助都是可以解決的,而懷孕后人工流產給身體造成的痛苦和損害是很大的,有時甚至可能是終身的。因此,產后的媽媽們應聽從醫生的建議,及早選擇好適合自己身體情況的避孕方法,避免帶來不必要的傷害。
下一篇:女性易疲勞與“三缺”有關親子中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生完孩子重返職場該怎么做?親子中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