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5月20日,是中國母乳喂養日。新生兒需要合理喂養,而母乳是最能滿足嬰兒生長發育的天然營養品。然而,由于現今新媽媽們生活在快節奏的社會,來自各方面的壓力都使得她們無法專注于母乳喂養。如何才能科學地用母乳喂養幼兒,成了眾多新媽媽關心的問題。
【疑問】為何越急越沒奶?
28歲的朱華在上個月生了個大胖小子,欣喜之余,煩惱也隨之而來——和眾多媽媽不同的是,沒有乳汁,望著小家伙焦躁渴望的眼神,朱華焦急萬分。于是,喝鯽魚湯、燉豬蹄、烏雞……眾多所謂的民間催奶偏方幾乎嘗試了一遍,卻仍然無濟于事。“為何我沒有奶水,咋跟別人不一樣?”昨日上午,朱華來到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產科,向該科主任、主任醫師蔣素玲求助。
蔣素玲分析說,造成奶水不足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剖宮產,因沒有正常分娩時的宮縮,所以腦垂體產生的泌乳素就少,沒有泌乳素,媽媽的乳汁必然就少。目前我國有超過一半的產婦在生產時選擇剖宮產,剖宮產不是不泌乳的絕對原因,但乳汁缺乏現象依然隨之有所增高;正常分娩的媽媽,刺激乳頭不夠導致乳汁減少;乳房脹滿時沒有及時排空,導致乳汁的分泌停止;媽媽曾過度吃含有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性激素的食物;作息時間不規律;穿著化纖胸罩,導致乳管阻塞;精神壓力過大等。
蔣素玲說,對于上述諸多可能的原因,缺少乳汁的年輕媽媽們應該對號入座,之后進行針對性的調理,要堅定母乳喂養的信念。要知道,母乳喂養是非常辛苦的,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產婦和新生兒都非常疲憊。但母乳喂養對母嬰雙方都是非常有益的,所以一定要堅定信心,重在堅持。
【專家】母乳要“按需分配”
解決了乳汁缺少問題,對于剛為人母的年輕媽媽們,在心理壓力很大,沒有相關經驗的情況下,該如何正確哺乳呢?
鄭州市中心醫院婦產科主任、主任醫生王雅莉說,主要應注意下面幾個問題。
寶寶在兩次喂奶之間很滿足安靜。如果母親有足夠的乳汁,喂奶時可聽到嬰兒的吞咽聲,媽媽喂奶前乳房飽滿,喂奶后較柔軟。嬰兒吃飽后非常滿足,安寧,眼睛明亮,反應靈敏。進食后,嬰兒日排尿應在6次以上,大便每天3至4次。如果上述情況過少或者幾乎沒有小便,就說明母乳分泌不足。
喂奶提倡“按需分配”。要不定時喂養,讓孩子什么時候想吃就什么時候吃。按需哺乳即不限制母乳喂養的頻率和時間,孩子餓時可多次喂奶。對于寶寶哭啼是不是餓了,母親要細心觀察,要排除寶寶不舒服或是疾病原因,察覺情況不對,要及時向專業人員求助。
什么時候給寶寶哺乳呢?這里有幾個明確特征:比如,寶寶小嘴來回覓食,睡覺時眼球快速運動或小嘴有吸吮動作等等。哭鬧也是餓的表現,這時應該哺乳。如果寶寶睡覺超過3小時也應叫醒喂奶,還有媽媽乳房充盈發脹也可以喂奶。
【提醒】孩子哭鬧不一定是餓了
要做到按需哺乳,必須實行與寶寶同室,24小時在一起,便于媽媽精心呵護。但需要糾正一個誤區,就是孩子哭鬧時要先找原因,不一定是孩子餓了。
要重視寶寶吸不到奶的原因。很多人認為,孩子吃奶只要叼住乳頭就行了,其實這是不對的。因為奶都在乳竇里面,乳暈底下有乳竇,必須壓迫乳暈的地方才能把奶擠出來。因此,對于冬天喂奶的媽媽們來說,不要給孩子穿太多的衣服,這樣母親好抱,孩子也容易吃到奶。
此外,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媽媽們每日喂奶最少在9次,夜間催乳素的分泌為白天的10倍,千萬別停止夜間哺乳。
王雅莉說,一些媽媽產后出現不能哺乳等情況,主要是沒有掌握正確的哺乳方式,因此媽媽們一定要學習掌握必要的哺乳知識,以保證幼兒“吃飽喝足”,健康成長。□東方今報記者 周曉波
下一篇:母乳不足怎么辦?(圖)營養親子中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新生兒母乳喂養技巧營養親子中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