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宮頸癌發病率的不斷增高及發病年齡的低齡化,喚起了人們對這一疾病的關注。然而,關于宮頸疾病,人們長期存在以下幾個認知誤區。
誤區一 把宮頸糜爛視作宮頸癌前期病變治療
長期以來,臨床醫生將宮頸糜爛和宮頸癌前病變視為同義詞,積極給予各種物理治療。這些錯誤治療不僅給健康女性帶來身體的痛苦和經濟損失,還帶來相當嚴重的副作用。所謂“宮頸糜爛”的本質是宮頸柱狀上皮異位的生理現象,不是疾病,不需治療。
誤區二 HPV檢測呈陽性或宮頸涂片不正常就是得了癌癥
事實上這種情況不一定是得了癌癥。雖然人乳頭狀瘤(HPV)病毒是導致宮頸癌的罪魁禍首,但多數情況下人體自身會將其清除。HPV分低危和高危兩大類,共100多種分型,而只有少數的病毒攜帶者會演變為宮頸癌。
誤區三 夸大CIN1與HPV感染的風險
宮頸上皮內瘤變CIN1與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統稱為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LSIL)。新的循證醫學研究結果表明,此類病變治療首選一年之內定期觀察,多數病人可在一年內不治自愈。
誤區四 將宮頸癌當作宮頸糜爛治療
將宮頸癌誤診當作宮頸糜爛,給予簡單的物理治療,并且誤認為宮頸糜爛治療好了,以后就不會再得宮頸癌,從此不再做子宮頸篩查。這種做法使病人失去治療的最佳時機,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和巨大的傷害。
長沙市中心醫院病理科 蔣莎莉
下一篇:子宮頸糜爛的全面認識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乳房大的女性更易患乳腺癌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