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母嬰分離期,多種方法可助媽媽增加產奶量
醫學指導/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副院長、廣東省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主委陳運彬教授,澳大利亞愛德華國王紀念醫院產兒科Karen Simmer教授
對早產兒來說,母乳不僅僅是營養品,更能起到治療作用,可降低早產兒死亡率,減少寶寶出現敗血癥等并發癥和成年后患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記者從日前舉行的“推動早產兒母乳喂養實施”的中澳分享會上獲悉,在我國,由于醫學界和公眾長期未認識到母乳喂養對早產兒的重要性,導致新生兒監護室(NICU)中收治的早產兒有八成喝不到“親媽奶”。專家呼吁,早產兒母親積極參與對早產兒的治療中,在母嬰分離期盡量送母乳給寶寶喝,而利用一些“追奶”技巧,也有助于增加產奶量。
現狀
怕感染 基層醫院拒絕母親送母乳
初乳對新生兒增強免疫力、維持腸道功能良性運轉起著重要作用。但是,許多早產的低體重兒還沒等到媽媽分泌初乳,就被送入NICU搶救。廣東有些基層醫院為免增加感染風險,拒絕母親送初乳給孩子,首選給孩子喂早產兒專用奶粉。
“許多基層醫生在早產兒治療上的觀念已經落伍了,主要精力還是放在搶救上。”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副院長、廣東省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主委陳運彬指出,這些基層醫院對早產兒喂養問題的重要性認識不夠,甚至錯誤地認為“喂母乳會加重早產兒腸胃功能的負擔。”
實際上,國際新生兒學界已認識到,母乳喂養可預防和改善壞死性腸炎、敗血癥、腦膜炎等早產兒常見并發癥,從而令早產兒死亡風險降低五至七倍。
危害
喝不到母乳 早產兒更易患糖尿病
過去,人們常認為,先天不足、體重過低的早產兒為了實現“追趕生長”,應服用熱量高的早產兒奶粉,以滿足孩子生長發育的能量需要。然而,人們忽視了一點——早產兒奶粉的熱量雖高,但腸道吸收效果不如母乳,母乳所含熱量不如奶粉,但勝在好吸收、營養均衡。
研究發現,早產兒獲得的能量并非越多越好,體重也不是長得越快越好。早期高能量攝入,體重快速增長,可能導致早產兒在步入青春期后,容易出現糖尿病等代謝問題。
“對早產兒來說,母乳最棒,經過巴氏消毒的捐贈母乳次優,最后的選擇才是早產兒配方奶。”澳大利亞愛德華國王紀念醫院產兒科 Karen Simmer 教授表示,母乳對于疾病患兒或早產兒來說是最好的食物,母乳喂養的早產兒抗感染能力更好,可降低敗血癥、腦膜炎等的危險程度,且對于遠期預后的改善具有重要意義,非母乳喂養的早產兒,在成長后期容易患肥胖病、高血壓、糖尿病等。
此外,進行母乳喂養的媽媽,與孩子的關系更親密,責任感更強,對母子間的關系建立也更有益。
問題
親情壓力 令媽媽早早“回奶”
陳運彬說,一些率先開展早產兒母乳喂養的醫院也在為缺母乳而發愁。“相當常見的情況是,我們告訴患兒媽媽可以送母乳到監護室來,她卻一臉愕然地回答‘我沒奶了’。”
由于母嬰分離,沒有寶寶吮吸的刺激,加上缺乏有效的哺乳指導,有些媽媽開奶難、產量低,而心憂孩子、焦慮自責等心理壓力,也會影響母乳的正常分泌,導致以后想喂奶時也沒奶了。另一方面,孩子在搶救中,生死未卜,“別受漲奶之苦”、“早點備孕,再生一個健康孩子”的親情壓力,令一些媽媽早早喝下回奶茶。陳運彬指出,有些媽媽不懂得正確收集、儲存和運輸母乳,也導致送入NICU的母乳質量不佳。
“母親必須積極參與到對早產兒的救治中。特別是要盡可能多地與寶寶肌膚接觸,這對促進早產兒母乳喂養非常重要。”Simmer 教授說,西澳的兒科重癥監護病房對家長24小時開放,醫生更鼓勵家長盡可能多地與寶寶肌膚接觸,這樣對母嬰均有益。相應地,澳大利亞社會對早產兒媽媽的支持也是全方位的,如,從懷孕開始,澳大利亞媽媽就會接受母乳喂養的教育,社區有澳大利亞母乳協會為媽媽們提供母乳喂養知識和支持。這些做法使得想要實施母乳喂養的媽媽不會孤立無援。
話你知
早產兒媽媽可以這樣做
1.產后頭三天無奶、奶水稀少是正常現象,別為此氣餒,甚至早早放棄母乳喂養。沒有寶寶的幫助,首選能模仿寶寶吸吮模式的負壓泵奶器,或者用手工擠奶的方式進行開奶。產后一個月內,母乳產量會慢慢增加。
2.“袋鼠式育兒”(即母嬰皮膚接觸)有助于提高產奶量。如果寶寶不在身邊,可通過觀看寶寶照片、視頻等方式增加母嬰情感聯系。哺乳母親應飲食均衡,休息充足,心情保持愉悅。擠奶前,需對吸奶器清潔消毒,充分清洗雙手,清潔乳房。請先喝一大杯溫水,情緒放松。擠奶時,可邊看寶寶照片,邊聽愉快的音樂。
3.晚10時到凌晨2時,是泌乳素分泌高峰,可在不影響休息的前提下進行“追奶”,即通過增加擠奶次數來提高產奶量。
4.用經過消毒的儲奶器儲藏多余的母乳,廣東地區春夏季節可使用冰包等冷藏方式,將儲存的新鮮母乳送至醫院。
文/廣州日報記者任珊珊
下一篇:為什么早產兒格外需要母乳喂養?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6個月內寶寶應純母乳喂養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