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在特護病房受特殊護理
寶寶需要送進特護病房的原因很多,比如早產、體重過輕或出現健康問題,包括媽媽患有可能遺產給孩子的疾病。
雖然特護病房里的寶寶情況各不相同,但眼看著自己的兒子或女兒在掙扎求生的父母們,心里的震驚和憂慮卻是相同的。我的小兒子因為早產六個星期,出現了嚴重的黃疸而在特護病房住了將近一個月,當時我和我妻子別提多么絕望了。小家伙因為離開媽媽的肚子太早,還不具備吸吮反射,只能在小小的胃上插一根導管來輸送營養。不過,與特護病房里的其他孩子相比,他已經算是個健康的大塊頭了——他體重4磅(約合1.8公斤),也沒有任何需要做手術的嚴重問題。盡管如此,那段時期還是我們一生當中最緊張、最慌亂的時期。
我們一連幾個小時坐在特護病房,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保溫箱,聽著連在我小兒子身上的監視器發出的“嗶嗶”聲。另一對夫婦準備帶著他們的孩子離開醫院了,那景象讓我們既充滿希望又滿心絕望,我們多期待自己也能那樣啊!
好在特護病房的醫護人員都非常專業,簡直是百里挑一。通過與他們的交流,我們也慢慢地意識到了自己有多幸運。在普通產房,有時候人們會把奶爸當做多余角色,至少他們的態度會給奶爸造成這種感覺,但在特護病房里,我自己從來沒有過這種感覺。我和這里的其他奶爸們聊天,發現他們與我的感覺一樣。
根據寶寶的情況不同,特護病房提供的加護服務分為三個等級:
·重癥監護(即neonatal intensive care,簡稱NICU),針對那些有嚴重健康問題或早產的嬰兒;
·高度監護(即high dependency,簡稱HD),針對那些病癥不是非常嚴重,但仍需復雜的護理程序的嬰兒;
·特別護理(即special care,簡稱SC),針對那些早產后沒有出現嚴重問題的嬰兒,或是那些受到重癥監護或高度監護后恢復良好的嬰兒。
有的孩子從重癥監護一步步轉為特別護理,身體逐漸恢復了健康,而有的孩子健康狀況惡化,會從特別護理再轉回重癥監護,真是讓人操碎了心。
大多數特護病房一天24小時都對父母開放。當你離開醫院,在家里時睡時醒地捱過一夜,一大早起來就為孩子的事情頭痛不已時,你可以直接給特護病房打電話,向負責照料你的寶寶的護士問問情況。
別忘了,即便你的寶寶正由最專業的醫護人員照料著,你和你的妻子仍舊是最了解她的人,你們發自本能的意見應該得到尊重。從我的經歷來看,醫護人員還是非常認可我的意見,也會鼓勵我多發表看法,他們把我看成是他們的一員。
即便在特護病房,父母還是可以為孩子做很多事,比如給孩子喂奶——哪怕是通過導管。多數特護病房里都有吸奶器和冷藏柜,因此就算孩子還不會吸吮,她也可以喝到媽媽的奶,從母乳里獲取營養和抵抗力。
如果寶寶的狀況允許,你們還可以為她洗澡、換衣服。如果寶寶實在太小,那這些事情做起來恐怕要費一番工夫,尤其對那些第一次做父母的人來說更是如此。不過特護病房的醫護人員個個都非常專業,而且超級有耐心,他們會教你該怎么做的。
“袋鼠式護理法”無論對孩子還是對父母都很有好處。這種方法一點兒也不復雜,而且人們經過驗證發現它的效果也十分顯著。你只要把你那只穿著紙尿褲的寶寶放進你的襯衫里,讓她緊貼你的皮膚,把她的頭轉過來,讓她的耳朵貼在你心臟的位置上就可以了。這種方法最初是在20世紀80年代哥倫比亞的首都波哥大受到推廣的。由于缺乏有效的醫療手段,人們發明了這種方法,沒想到新生兒的死亡率立刻從70%下降到30%。
不過,在這段難熬的時間里,你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照顧好你自己,最關鍵的是——照顧好你的妻子。在好不容易生下孩子以后,卻要把她一個人留在醫院里,這恐怕是一個母親所經歷的最痛苦、最違背母性的事情了。盡管你自己也很擔心、很憂慮,但也要先幫她過了這一關。
可以肯定的是:一旦孩子在特護病房里,那她受到的就是最好的治療和照顧了。
有時候我們會有種奇怪的想法:在不考慮預算的理想情況下,讓孩子在特護病房里接受照顧是人人都希望的。我指的當然不是保溫箱或插到胃里的管子,而是一對一的照顧模式,有專業的醫護人員全天候監護,你知道就算你離開醫院了,孩子也能受到最高規格的照顧。
過來人的經驗:
尼克,兩個孩子的父親:我妻子在醫院的那幾天,晚上總是特別孤獨,這和值班護士總是不夠體貼有關系。
我們的第一個孩子是個紅毛小家伙——這是我的問題,我帶有紅頭發的隱性基因。我妻子對此很是不滿,她整天抱怨,直到旁邊那張病床周圍的簾子收起來,我們看到一對年輕的小夫妻和他們的親戚,所有人都是紅頭發。
后來我升級了病房,住進單人間。錢花得真是值得——這里舒服、安靜又放松。唯一打擾我們的只是一兩次來送嬰兒用品的,包括紙尿褲、皮疹霜以及紅牛——聽起來有點嚇人。
一天,有個人走進病房,問我們愿不愿意花10英鎊拍一張全家福。那時我才意識到我們身處怎樣的嬰兒產業鏈中——到處都充滿了商機。
本,兩個孩子的父親:生第一個孩子的時候,我們的情況有點復雜,所以醫生時刻待命。不過生完以后,我們就轉到了離家不遠的一所醫院。那里更像是一家嬰兒賓館,主要由助產士來照顧產婦和孩子,氣氛很放松,助產士有許多時間陪著我們,教我妻子如何給孩子洗澡、喂奶等,他們甚至一連幾個小時幫我們帶孩子,好讓我妻子能睡個好覺。
等到生第二個孩子的時候,我們就直接去了那家像嬰兒賓館一樣的醫院。那里的助產士們竟然都記得我妻子,這讓她在整個分娩過程中都覺得非常放松。絕對是五星級服務!
斯圖爾特,兩個孩子的父親:別的還好,只是我在凌晨4點鐘被攆出醫院的經歷讓我很不舒服。
當時我妻子剛剛經歷了27個小時的痛苦才生下孩子,把她一個人丟在醫院里讓我很難過,而且我也不能理解他們為什么非要把我攆出來。探視時間從早上8點左右開始,那時候我才回到了醫院,中間這幾個小時讓我待在醫院里又能怎么樣呢?
下一篇:早產袖珍嬰兒逐年遞增存隱憂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早產兒“欠債”要及時還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