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近日,《泰坦尼克號》演唱者席琳·迪翁通過剖宮產手術早產誕下的一對雙胞男嬰。臨床上,不足37周出生的BB叫早產兒,這類孩子的發育不如足月兒好,猶如未成熟的果實突然被摘下,身體的免疫力、發育狀況相對較差。如果家有早產兒,有何注意事項呢?
廣州醫學院附屬第三醫院兒科門診主任何景然說,早產兒家長最該重視隨診,早產新生兒出院一周得回來復診,查看孩子的身高、體重是否達標,運動神經系統發育情況如何。這正是不少家長不夠重視的地方,有些家長甚至等孩子3個月、半歲了才想起要復診。
一周隨診 不良喂養早糾正
據資料顯示,早產兒發生率為7.8%,我國每年出生約2000萬新生兒,其中早產兒為150萬。何景然介紹,一個早產兒出生后,醫師會對其健康狀況進行評估,有些BB身體狀況不達標,得住院住一段時間溫箱。有些BB則達到出院標準,接下來的喂養責任就交給父母了。
當早產兒出院,護士會教給新爸爸新媽媽們一些早產兒護理和喂養知識,醫院也會準備一些早產兒喂養、護養方面的保健小冊子,供新媽媽參考。但畢竟年輕的小家長們生活經驗不足,喂養方法不一定十分正確。而早產兒出院的頭一周為過渡期,所以,一周必須復診,以便及時發現問題,糾正不良的喂養方法。
早產兒先天不足,后天必須加強呵護。復診中,醫師會評估早產兒的身體、體重指標,看達標不達標。如果不達標則需糾正喂養方式,需要及時采用特殊的早產兒奶粉,滿足早產兒的需求。何景然說:“門診中,有些家長等到孩子3個月,甚至半歲才來會診,這就錯過及早糾正的好時機。”除體重身高不達標會影響將來的生長發育外,有些早產兒可能存在黃疸退得慢的問題。
對于住溫箱的早產兒也同樣,出院一周家長不能忘記隨診。
早日查出運動神經問題
何景然特別提醒,早產兒的運動神經系統發育更差,是腦癱等疾病的高危人群,早產兒腦癱發生率達29/1000。早產兒與足月兒相比,組織器官發育不全,機體調節功能低下,特別是神經系統的發育與胎齡密切相關,胎齡越小,神經系統發育越差。
據英國對幾百名早產兒的調查總結發現,這些孕25周前出生的嬰兒的心理和精神運動指數較低,10%的嬰兒有嚴重的神經運動性殘疾,14%的有其他程度的神經運動性殘疾,其中大部分殘疾正是腦癱。及時隨診能通過評估能看出孩子達標不達標,如果不達標就及時采取體療、高壓氧,吃營養腦部的藥物進行治療,早處理可免于重大疾病。
早產兒的發育和免疫狀況差,各種生理功能可能不健全,因而患病機會也大于一般兒童,其中,呼吸道的感冒、肺炎等,胃腸道的消化不良都是其常見疾病。加上孩子的病程進展都很快,所以發現孩子不適要及時看病治療。
促進早產兒神經系統發育,新媽媽們可以在早產兒出生后1~2個月內堅持對早產兒撫觸,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鐘左右。
特別提醒
早產兒別忘常隨診
除出院后1周的第一次隨診非常重要外,之后隨診也要堅持。第二次隨診一般為一個月后。此后醫師會根據孩子身體情況作出判斷,決定過多長時間再來隨診。如此多次隨診,直到早產兒的身高、體重等各項發育指標跟正常小孩無異為止。何景然說,此后,早產兒就可按正常足月出生兒童的標準,每三個月會診一次,直到孩子兩三歲入托為止。信息時報記者 徐姍 通訊員 葛峰
下一篇:早產兒一出生就要補鈣補維D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早產寶寶的營養與喂養營養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