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由于我省已經進入炎熱多雨的季節,從而為各種病毒、細菌的繁殖提供了適合的條件,手足口病、麻疹等傳染病的小高峰相繼殺到;由于目前季節交替、溫度變化大等因素的影響,近期兒科門診咳嗽患兒更是人滿為患……今年的“六一”適逢端午小長假,孩子無論是出游還是呆在家里,作為家長都要做足防范措施,讓孩子過個健康快樂的節日才是最重要的。
手足口病迎來高發季
“六一”兒童節即將來臨,此時的廣東已進入手足口病年度高發期,來自廣東省疾控中心的信息顯示,近期廣東手足口疫情呈明顯上升趨勢,發病數比去年同期增多。專家提醒,手足口病傳染性極強,噴嚏的飛沫,被污染的玩具、游樂器具等物品都可成為傳染源。家長帶孩子到公共場所游玩時,應注意個人衛生,減少在密閉人多環境中的活動。
今年重癥患兒增多
4月份開始,我省就進入手足口病發病高峰期,廣東省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譚小華介紹,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多發傳染病,又名發疹性水皰性口腔炎,大多數患者癥狀輕微,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和皰疹為主要癥狀;少數患者可發展為重癥,出現無菌性腦膜炎、急性弛緩性麻痹、神經源性肺水腫和心肌炎等癥狀,個別重癥患兒病情進展快,可導致死亡。
譚小華介紹,相關資料顯示,重癥病例多見于3歲及以下嬰幼兒,農村或偏遠地區患兒進展為重癥的風險較大;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型別有多種,其中EV71型引起重癥及死亡的比例要高于其它型別,而2014年以EV71型為多見。
多數患兒預后良好
廣東省中醫院兒科主任楊京華談到,手足口病多發生于5歲以下兒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并發癥。個別重癥患兒如果病情發展快,可導致死亡。該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皰疹或破潰后形成潰瘍為主要臨床癥狀。
手足口病一般癥狀較輕,多數患兒發病時,往往先出現發熱癥狀,手掌心、腳掌心出現斑丘疹和皰疹(疹子周圍可發紅),口腔粘膜出現皰疹和/或潰瘍,疼痛明顯。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和頭疼等癥狀。個別兒童可出現泛發性丘疹、水皰,伴發無菌性腦膜炎、腦炎、心肌炎等。一般病程約5~10天后,多數可自愈,經過良好治療的,預后良好。
炎熱多雨為病毒繁殖提供溫床
天氣是引起手足口病高發的一個原因。“5月-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濕度大溫度高的環境適于病毒生存,并大量繁殖,導致患病人數大幅增加。”南方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孫樹梅指出,最近廣東大部分地區連續多日暴雨,加上天氣悶熱,成為出現發病小高峰的重要因素。
不過同時,孫樹梅指出,臨床研究顯示,通常病毒性疾病,尤其是沒有疫苗的,每過幾年都有一個發病小高峰,這算是個自然規律,今年的手足口病也未顯示出病毒變異,所以發病率增加也在可控范圍內,家長不必太過恐慌。就目前患者集中在幼兒園的情況看,孫樹梅說,幼兒園的預防措施還應加強。
注意個人衛生預防最重要
據記者了解,手足口病目前沒有疫苗上市,EV71型病毒滅火疫苗雖已研制出來,但也未正式上市。而且由于手足口病是由病毒引起,主要通過密切接觸病人的糞便、皰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噴嚏噴的飛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傳播。楊京華表示,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間,預防的最好措施還是注意個人衛生,家長要減少帶孩子到人多的地方,同時要養成洗手的習慣。
家長盡量不要讓孩子吃生冷食物,孩子喝生水;注意口腔衛生,進食前后可用生理鹽水或溫開水漱口;勤剪指甲、勤洗手,減少接觸病毒的機會;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家里要經常通風;多曬太陽、家居物品如衣被等要勤曝曬以達到有效消滅病菌;同時,要保證充足睡眠,有助于機體保持抵抗力。如果孩子感染了手足口病,而且出現持續高熱難退、精神疲倦、嘔吐、頭痛、頻繁驚跳或肢體抖動等癥狀,請及時就醫。已經感染手足口病的患兒需要隔離,防止傳染他人。
○特別提醒
重癥患兒應及時就醫
如果手足口病的孩子出現下列情況就是提示有危重癥可能,應及時就醫:
1.精神萎靡、煩躁不安或者嗜睡;
2.頻繁驚跳或肢體抖動;
3.肢體無力、癱瘓;
4.面色蒼白、心率增快、四肢冰涼、皮膚出現大理石樣花紋;
5.呼吸困難、頻率明顯加快或減慢,呼吸變淺、節律不規則等;
6.高熱(體溫大于39℃)持續不退超過4小時,即使服用退熱藥并做好物理降溫仍效果欠佳。此外年齡小于3歲的孩子,由于病情容易變化,如果出現流口水、不愿進食、手足及臀部皮疹等情況,也應及時就醫。
南方日報記者 李劼通訊員 吳劍鵬 宋莉萍
下一篇:水痘患兒最好臥床休息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8歲男童遇車禍昏迷半年后蘇醒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