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醫生提醒
腹瀉俗稱拉肚子,僅是疾病的一種癥狀,病因很多,應針對病因對癥用藥,同時掌握好用藥的最佳時間。如健胃藥、抗酸藥、胃腸解痙藥宜在飯前服;抗生素類宜在飯后服,瀉藥宜空腹服。飯前服指飯前30~60分鐘,飯后服是指飯后30分鐘服,睡前服是指睡前15~30分鐘服。
受訪專家鄭州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博士馮軍安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黃書亮
都是“拉肚子”原因不同
感染性腸胃病,可用抗菌藥。出現感染性腹瀉時,首先應給予抗菌治療,如服用氟哌酸或慶大霉素等藥物。
在腹瀉嚴重引起脫水和電解質紊亂時,可在對致病菌使用抗菌藥物和補充液體、電解質的前提下,適當給予止瀉藥。胃藥、止瀉藥應與抗生素類藥物分開服用,至少間隔一個小時。因為很多常用的胃藥和止瀉藥都有一定的吸附作用,抗生素、維生素等可能被吸附,使其不能被胃腸黏膜吸收,影響藥效。而培菲康等調整腸道菌群平衡的藥物,則應跟抗生素相隔兩小時服用。
非感染性腸胃病,最好食療。
非細菌性引起的腹瀉,在水樣便次數較多但無發熱時,可酌情使用止瀉藥如蒙脫石散,此類藥本身不被吸收,服后附著在腸壁,可減緩腸蠕動,達到止瀉作用。但非感染性腹瀉癥狀若不嚴重,最好通過飲食調整。比如,喝點粥、面湯等。不主張吃大蒜止瀉,雖然常食用大蒜能對腸道有害菌起到抑制和殺滅作用,但夏季腹瀉多是受涼或食用了帶有致病菌的不潔物引起的,如果大量進食大蒜,會加重對腸壁的刺激,加劇腹瀉。
需要提醒的是,患有心腦血管等疾病的老年人,如果出現較頻繁的拉肚子或嘔吐現象,一定要及時就醫,以免引發心血管疾病,危及生命。兒童若嘔吐、腹瀉,應暫時禁食6~8小時,止吐后可讓其口服補液鹽溶液。
“拉肚子”用藥避免四誤區
誤區一:腹瀉就用止瀉藥
不恰當的止瀉可能加重感染及中毒癥狀,就像“閉門留寇”,把門關上將賊留在了屋里。
特別是感染性腸胃病(急性腸炎、痢疾),排便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機制,通過腹瀉可以將細菌、病毒及其產生的毒素排出人體。當然,如果腹瀉次數頻繁、持續時間過長,出現了脫水癥狀,應在使用抗菌藥和糾正脫水的前提下,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止瀉劑。
誤區二:隨便使用抗菌藥
因腸道傳染病可由大腸桿菌、痢疾桿菌、變形桿菌以及病毒等引起,故在選用抗菌藥前,最好先做大便細菌培養,明確致病菌種類,再選用對細菌最敏感的抗菌藥或抗病毒藥物治療,以免亂用藥產生耐藥性。
誤區三:盲目使用止痛劑
這種做法不安全。解痙劑如阿托品、顛茄片等雖可止痛,但對患有青光眼的老年人是禁忌,可使病情加重。此外,部分外科急腹癥如闌尾炎等,也可引起如腹瀉、腹痛等類似腸炎的癥狀,擅自使用止痛藥物,可掩蓋真實病情,延誤治療,甚至危及生命。
誤區四:稍有好轉就停藥
這很容易使細菌產生耐藥性,腹瀉反復發作,時間長了會轉為慢性腸炎,治療更困難。
正確的服藥方法是:腹瀉、腹痛等癥狀全部消失后,繼續用藥2~3天。此外,一些腸道感染患者用藥一兩天不見好轉,就急于更換別的藥物。其實任何藥物治療都需要一個療程,一般是3~5天,頻繁換藥會適得其反。(記者譚萍實習生李怡靜)
下一篇:包莖比包皮過長危害大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偶像劇致兒童性早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