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日常生活中,一旦出現發燒、乏力、打噴嚏、鼻塞、流鼻涕這些熟悉的“感冒”癥狀時,不少人就自己憑著經驗誤當做“感冒”自行用藥治療。然而,專家表示,過敏性鼻炎、急性腎炎等常見病的早期癥狀,與感冒極其相似,只有仔細辨別,才能避免誤當感冒治療而不會延誤病情。
“假感冒”之過敏性鼻炎。西安北方醫院耳鼻喉科陳曉楓主任介紹,過敏性鼻炎患者會出現鼻塞、流鼻涕、打噴嚏等“類似”感冒的癥狀,并伴有輕度發熱,乏力頭痛,但對抗病毒藥或清熱解毒的中藥卻有“抗性”。和感冒相比,過敏性鼻炎患者的鼻部癥狀更嚴重,流清鼻涕、鼻癢程度重、時間長,有時會持續一兩個月。
“假感冒”之急性腎炎。發病前2—4周常有上呼吸道炎癥和扁桃體炎癥,表現為咽痛、流涕、鼻塞及低熱,容易被誤診為感冒。陜西省中醫醫院戴雙明主任表示,事實上,有一部分急性腎炎就是從感冒發展而來的,這在年輕人和小孩身上比較常見。患者通常會出現尿色深、泡沫多,有些患者還有顏面水腫。此時,到醫院查尿常規即可判斷出。
“假感冒”之乙型腦炎。會出現發燒、頭痛、咳嗽、咽痛等“假感冒”癥狀,輕微流涕。乙腦的流行季節主要在夏季與蚊子的肆虐期有關,一般從5月起到10月底止。患者在發燒、頭痛的同時,有惡心、嘔吐、嗜睡現象,7—10天后熱度才退,其他癥狀緩慢消退。最主要的預防手段是接種“乙腦疫苗”,其次是滅蚊。 本報記者 衛杰
下一篇:孩子發熱伴皮疹當心猩紅熱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兒童癲癇佝僂病也可致抽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