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8歲的龍龍嘴里總是不自覺地發出輕吼聲,還滿口臟話不停歇,家長把他當做咳嗽四處求醫將近一年,而對于粗口則不斷予以責罵,但他的情況非但未好轉,反而有日益嚴重的趨勢。
對此,專家表示:不少這樣的孩子實屬無辜,只因患上了抽動穢語綜合征,并非缺乏調教或“裝模作樣”所致。如果確診,必須進行系統治療,一味苛責并不能緩解。
“建議如果家有此類患兒,最好在積極治療的同時,監督其遠離暴力打斗電影以及電動游戲,因為各類緊張的精神刺激都可能誘發或加重病情。”
治療三大誤區
專家表示,對于抽動穢語綜合征的治療,家長由于對疾病認識不足,所以往往存在以下三大誤區:
誤區一:完全依靠吃藥可以控制
錯!實際上此病是神經、精神、心理三結合的疾病,需要進行3方面的綜合治療,盡管服藥的效果明顯,也不能完全依賴藥物,而要注意進行孩子心理素質的培養和良好習慣的形成。
誤區二:這種病非常嚴重治不好
其實,盡管此病的癥狀表現多樣,有的還非常可怕,但是它對生命和智力都沒有影響。盡管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響孩子的情緒和心理,但積極治療的話,預后良好。
誤區三:情況好轉便可停藥
事實上,此病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復發的傾向。不遵醫囑自行停藥可導致復發,而且復發后抽動的內容會發生改變,如以前是眨眼睛,停藥后變成了甩脖子等。
男仔患病多3倍以上
14歲的勤勤無由來地喜歡說粗口,而且他習慣每點一下頭,就隨之叫罵一句粗話。父母為此打過罵過他,在當地還當作肌陣攣癲癇治療過,都沒能能控制住他的點頭和罵人。
“勤勤和龍龍最后都被診斷為抽動穢語綜合征,在進行了系統治療后,他們都已康復回校,繼續學業。”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童神經內分泌專科主任羅向陽教授介紹,抽動穢語綜合征又稱多發性抽動癥,是常見的兒童行為障礙綜合征。“它的起病年齡為1~21歲,平均起病年齡為6~7歲。男性明顯多于女性,至少要多3倍以上。大多數多發性抽動癥起病于2~15歲,學齡前期和學齡期兒童為發病高峰人群。90%在10歲以前起病,以5~9歲最為多見。”他說。
癥狀:眨眼和重復發聲
專家解釋,此病的首發癥狀表現為運動性抽動或發聲性抽動,可先后出現或同時出現。“通常以眼部、面部或頭部的抽動作為首發癥狀,如刻板眨眼、歪嘴或搖頭等,也可表現為頸、肩、肢體甚至軀干的抽動。以眼部抽動作為首發癥狀者占38%~59%。眨眼被認為是這類病最常見的首發癥狀。重復性發聲性抽動也很常見,通常由清嗓子、干咳、說粗口、吸鼻或尖叫等發聲組成。”他認為,家長應仔細辨別,區分以上癥狀與孩子的不良行為習慣。與此同時,很多患兒還會表現出情緒障礙如焦慮、煩躁、脾氣大、情緒低落等。
看屏幕緊張加重病情
羅向陽說,目前醫學界對于抽動穢語綜合征的病因尚未明了,估計認為與錐體外系病變有關。他提醒家長,一旦發現孩子出現擠眉弄眼、口出粗言等情況,不能簡單地認為是“缺乏教育”的壞行為而多加指責,更不能打罵孩子,應該前往醫院請專業醫生診治。
“抽動穢語綜合征治療并不困難,越早介入,預后越好。”他表示,抽動穢語綜合征能夠不同程度地干擾兒童的認知功能和發育,影響他們適應社會的能力,家長應該引起重視,家庭氛圍、家長的態度對孩子的病情有非常大的影響。
專家建議,在日常生活中,應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和活動內容,避免過度的緊張和勞累,可參加韻律性的體育活動。“需要提醒的是,各種精神刺激,如打罵、訓斥、頻繁的提醒都會誘發此病,或者使得孩子病情加重,因此家長一定要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此外,最好不要讓患兒觀看緊張激烈的武打戰爭電影,不要讓其玩太多電腦游戲,還可適當減少參加業余活動班。“一旦碰上孩子發作,最好的辦法是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開學之初、考試期間是此病的發作高峰期,家長一定要提高警惕,注意調節孩子的情緒。”他提醒。文/記者涂端玉 通訊員梅枚
醫學指導: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童神經內分泌專科主任羅向陽教授
下一篇:兒童慎用安乃近阿司匹林等退燒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遠視眼比近視眼更需治療?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