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父親眼睛有斜視問題,兒子居然也成了斜視;媽媽近視兼散光,女兒也跟著近視兼散光,甚至連近視的度數都一樣……越來越多的孩子在學齡前就發現了眼睛屈光不正等問題,這視力遺傳問題應該如何矯正?特別邀請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眼科主任金姬在線坐診,聊聊孩子先天性眼病及屈光不正的診治話題。
小林是散光,并伴有斜視,因為小時候家長不重視,他的眼睛一直沒有醫治。直到長大后,自己意識到不便時,再去醫院已經錯過了治療時機,為此,小林遺憾萬分。后來小林結婚生子。在得知妻子懷孕時,他就很擔心,怕孩子出生后也是散光、斜視。膽戰心驚地陪著妻子熬過了辛苦的九個多月,寶貝終于降臨了,可事與愿違,孩子又是散光。
因為自己的“前車之鑒”,這次小林夫婦從溫州帶兒子小正來到省兒保金姬主任這里,請金姬主任幫幫小正。
小正的散光度數很高,左眼為150度散光,右眼卻達到了400度,由于左右眼視力不均衡,孩子習慣了用左眼來做主要觀察眼,已經出現了斜視問題。
斜視是指眼位不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斗眼”或“白眼”,從外觀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兩眼不協調:一眼向前看,另一眼睛向側看。久而久之,會令斜視的一邊造成弱視。另一方面,由于雙眼不是一起看東西,看到的東西沒有立體感,判斷力會受到影響,如爬樓梯時會看成前面是平路,摔倒的機會大增。
小正及時戴上了眼鏡,并配合了弱視治療和強化訓練。散光得到了矯正,弱視也治好了。慢慢的,斜視也糾正了過來,現在,小正的眼睛看上去非常正常,這讓小林夫婦非常欣慰。
金姬主任說,很多家長認為斜視只是影響孩子的外貌,等他長大以后做個小手術自然會好。對此,她強調,這種觀念絕對是錯誤的。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患有斜視,應及早診治,否則會造成頑固性弱視和缺乏立體感。
那么何時是治療屈光問題的最佳時期?金姬主任說,3—5歲是視力發育敏感期,此年齡以后即使通過手術解決了斜視,也只能起美容效果。
金姬主任建議家長在孩子兩三歲時到醫院做一次正規的視力檢查,入幼兒園后,應每學期做一次檢查。此外,家長應教會孩子從小識別視力表,一般來說,三四歲的孩子,已經可以通過視力表檢查來確診是否存在視力異常。如果在學齡前發現孩子有斜弱視,通過及時和正確治療后,通常都是可以治愈。
除了斜弱視,還有先天性白內障、上瞼下垂、結膜炎等眼病更需要及早發現及治療。“先天性白內障在小孩3個月—6個月時就可以手術治療,一旦超過6個月,視力損傷在所難免。”金姬主任說。
下一篇:自閉癥患兒6歲前治療最佳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開學了新生有心理問題怎么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