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過敏是兒童最常見的慢性疾病,春夏之交是兒童出現過敏的旺季。寶寶出生以后,如果本身是過敏體質,再接觸環境當中的過敏原或非過敏原的刺激,就會產生局部慢性發炎反應,當這種慢性發炎反應表現在氣管、鼻子、皮膚或眼睛,就分別形成哮喘病、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皮膚病或過敏性結膜炎等過敏癥狀。眼下正是兒童患過敏性疾病的高發季節,家長不僅要幫助有過敏史的兒童避免接觸病源,同時還要注意增強孩子的體質,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讓孩子將大好春光“浪費”在家里。
過敏因素可誘發哮喘
1990年以來,全國兒童哮喘防治協作組對全國(除臺灣、西藏外)進行了3次兒童哮喘流行病學調查。最新調查數據顯示:1990年,全國兒童哮喘的發病率為0.9%左右 ; 2 0 0 0年 約 為1.9%;又一個10年過去,據今年的初步統計,此項數據已達到3.6%左右。
哮喘的發病原因多種多樣,如反復的呼吸道感染、過敏、遺傳等。如果有過敏或哮喘家族史,發病幾率會更高些。
哮喘的癥狀也不是非得有喘才稱為哮喘,有種哮喘叫“咳嗽變異性哮喘”,只有咳,沒有喘,干咳為主,早晚厲害些,抗生素無效。還有“運動性哮喘”,平時無癥狀,只有在劇烈運動后才出現咳嗽氣短或喘息。
兒童哮喘發病率逐年遞增,除了遺傳的體質因素外,還與環境因素密切相關。導致兒童哮喘高發主要與三大環境原因有關:一是家居環境奢侈,地毯、窗簾、帷幔等物品使居室擁擠、變暖;二是衛生狀況太好,細菌感染減少,再加上抗生素的過度使用,使孩子長大后出現變異性疾病的機會增多;三是體育鍛煉減少,肥胖兒童越來越多。
避免哮喘發作應避免一些觸發因素,目前的主要過敏原包括塵螨、花粉、真菌、羽毛等吸入性過敏原,及海鮮、牛奶、雞蛋、花生等食物性過敏源。夏季蚊蟲比較多,許多家庭都有用蚊香的習慣,但是蚊香的煙塵容易引發孩子的哮喘病,哮喘患兒的家庭最好用蚊帳。
哮喘患兒應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這樣可以提高孩子的肺功能。如游泳、快走、慢跑等,其中游泳是對于提高孩子的肺功能最為有效的運動方式。牛奶是1歲以下孩子哮喘的主因
周末,家長帶著9個月大的孩子到鄉下玩,誰知孩子哮喘病發。該家長說,孩子喝完牛奶后,出現了反應。專家指出,1歲以下兒童因牛奶、雞蛋、豆奶過敏引起的反復哮喘病例數不斷增加,牛奶過敏引起的反復哮喘達60%以上。
如果以牛奶喂養的孩子,經常出現上吐下瀉、哮喘反復發作、濕疹、 特異性皮炎等癥狀,應高度懷疑為牛奶過敏,家長應帶孩子到醫院做相關檢測,確定是否為牛奶過敏。平時所說的喝牛奶上火其實就是所謂的過敏。對牛奶高度過敏的則只能用豆奶替代。
別忽視小兒過敏性咳嗽
小兒過敏性咳嗽又稱咳嗽變異性哮喘,病因較為復雜,包括遺傳因素如過敏體質,環境因素如花粉、塵螨等。由于咳嗽一般是在夜間或清晨發作,家長容易以為孩子是著涼感冒引起的而不太在意,或是一味給孩子用抗生素和止咳藥,而咳嗽癥狀久治不愈,往往持續3周以上。
過敏性咳嗽祛除病因非常重要,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做:在季節交替、氣溫驟變時,注意防寒保暖,避免著涼、感冒;避免食用會引起過敏癥狀的食物,如海產品、冷飲等;家里不要養寵物和養花,不要鋪地毯,避免接觸花粉、塵螨、油煙、油漆等;不要讓孩子抱著長絨毛玩具入睡;在浴室和地下室,應使用除濕機和空氣過濾器,并定期更換濾網;被褥要常晾曬。
治療上應避免濫用抗生素及激素,由醫生進行規范化治療,以免使過敏性咳嗽轉變為支氣管哮喘或引起其他不良反應可通過尋找過敏原的方法進行脫敏;同時提倡使用吸入激素、擴張支氣管、服用抗炎、脫敏藥物等進行聯合治療。
控制哮喘有四只“攔路虎”
“哮喘是可以控制的”觀點并非盲目樂觀。兒童哮喘的治療效果優于成人,可以達到臨床治愈,經過2年左右的規范治療,絕大多數(即85%以上)可達到這一目標,使他們能與正常兒童一樣地生活與學習。
怎樣才能達到并維持哮喘的臨床控制呢?這是患兒家長最為關心的問題。山東省立醫院呼吸兒科教授馮益真指出,只要做到早期診斷并在醫生指導下正確、正規的堅持吸入激素綜合治療,避免各種誘發因素,并定期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不要擅自減藥和停藥,就一定能實現這一目標。
據馮教授介紹,在臨床實踐中確實遇到一些病人,在醫生指導下堅持用藥治療,但就是效果不理想,仍反復發作,達不到臨床控制的目標,這又是怎么回事呢?馮教授認為,這些病人在到達臨床控制的道路上,存在四只“攔路虎”,即治療不規范或不正確,這是最主要的,其次是忽略了過敏性鼻炎等合并癥的治療;沒有查找和避免過敏原及沒有解決免疫力低下;頻繁發生呼吸道感染等。
攔路虎之一:不規范用藥和不正確用藥
誤區:怕吸入激素:現在雖然接受吸入激素的患者多了,但過早減量和停藥的現象較常見,認為沒有癥狀就是好了;還有的因出現腿疼、肥胖、生胡須等就懷疑激素副作用而停用。
專家指導:馮教授指出,應該在哮喘控制到某一水平后,至少維持3個月才減量。另外,一定要按照藥物的實際劑量合理應用,不同的藥物有的需要一天噴一次,有的則需要噴兩次;有的一瓶藥60噴,一天噴兩次,患者認為只要藥瓶能噴出氣來就一直用,足足噴了兩個月,實際上已經達不到所需要的藥物濃度了。
誤區:用藥方法不正確:5-6歲以下兒童氣霧劑不加用儲霧罐,吸噴不同步,把藥吹出來或都存在口腔中;睡眠中或哭鬧時吸藥;癥狀加重時不及時找原因進行處理,也不增加劑量(升級治療),甚至有的忘了加用β2激動劑;認為用了激素就不該再犯病了。
專家指導:馮教授指出,家長應該掌握正確的吸藥方法,并定期帶孩子隨診復查,根據病情調整吸藥劑量。激素不是萬能的,在必要的時候仍需應用抗過敏藥及白三烯受體調節劑等,同時要積極防治感冒。
攔路虎之二:過敏性鼻炎等合并癥
誤區:把過敏性鼻炎當感冒治療。
專家指導:馮教授指出,過敏性鼻炎和哮喘是同一氣道,同一疾病在不同部位的表現,必須同時治療,否則忽略過敏性鼻炎的治療,則影響哮喘的療效,可以用抗組胺藥、白三烯調節劑、鼻噴激素等綜合治療。如果患兒只有鼻炎,尚未出現喘息時,若不積極治療鼻炎,容易引發哮喘。有些過敏性鼻炎的癥狀卻被當作感冒治療,導致哮喘加重或遷延不愈。
攔路虎之三:過敏
誤區:不少家長忽視對導致孩子過敏的外在原因的觀察,特別是不注意家居細節及食物的影響。
專家指導:馮教授指出,對過敏原、過敏引起的喘息,必須仔細觀察,以找到過敏原包括飲食、居室、衣物、首飾、家具等等,裝修材料過敏也是容易忽略的一種。食物過敏多可經過仔細觀察發現,如果某一食物過敏后停用,過敏癥狀就消失了,再用又出現,這種食物就是過敏原應忌用了。如果對空氣中的物質過敏,有時候難發現,可借助查過敏原發現,并進行脫敏治療,因為空氣中的過敏原多是無法避免的,如螨、塵土、花粉、霉菌等。
攔路虎之四:反復呼吸道感染
誤區:哮喘患兒常存在免疫功能紊亂或失衡,這些患兒容易發生呼吸道感染,尤其入托上學的小孩更易發生,而呼吸道感染又可降低機體免疫力,更易發生感染,形成惡性循環,呼吸道感染時應用抗生素也損傷患兒免疫力,一次呼吸道感染后,造成的免疫損傷一般一個月以上才能恢復,所以呼吸道感染尤其病毒感染也是引發哮喘最常見的原因。
專家指導:馮教授指出,如果孩子存在上述問題,可以采取以下解決辦法:(1)應用免疫調節劑,如果是體液免疫缺陷,可用胎盤制劑或者人血球蛋白等治療。(2)加強護理,積極鍛煉身體,有人認為哮喘小兒怕凍,穿衣服又多又厚,導致平時出汗,一活動出大汗,越捂越虛。吃的過飽也可降低抵抗力,古人說的好,待要小兒安,三分饑和寒。此外,佝僂病、營養不良、偏食、慢性腹瀉、貧血等也是引起抵抗力低下的原因,要積極防治。□整理 佟霞
下一篇:兒童接觸殺蟲劑易患多動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兒童“抽動癥”容易被誤診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