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wǎng)站!
不少家長也有同感:為什么孩子在家里好好的,一上幼兒園就變得“體弱多病”了呢?
究其根本的原因,一是寶寶平時受到到良好的照顧,身體的抗寒抗疲勞能力較差。二是寶寶沒有集體生活的經(jīng)歷,平時較少受到病原體的侵襲,身體的抗病原體能力較差。孩子在受寒或疲勞時,身體的抗病能力下降,這時,如果再遇到病原體侵襲,就很容易生病了。
讓我們了解一下孩子的抗病能力是如何產(chǎn)生的。機體抗病能力有先天的和后天獲得的兩種。在正常情況下,每個新生兒都會得到正常的先天抗病能力(即先天免疫力);而后天免疫力(又稱獲得性免疫),產(chǎn)生抗體(免疫球蛋白)的細胞要在出生后才逐漸發(fā)育成熟,在出生的6個月內(nèi),產(chǎn)生的抗體是很少的。
寶寶從母體得到的抗體(免疫球蛋白),在出生6個月時基本消耗完,此時,他(她)的抵抗力最弱,最容易患病。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逐漸發(fā)育成熟,抗體的產(chǎn)生能力也逐漸增加,通常,孩子在3歲以后,機體抗病能力較3歲前會有明顯的提高。但是,抗體是高度特異性的,只有當孩子的機體受到某一種病原體的侵襲后,才會產(chǎn)生針對該病原體的抗體。
所以,即使寶寶身體發(fā)育正常,也并不意味著他(她)的機體對各種病原體都有抗病力。如果孩于平時接觸的病原體(細菌、病毒)的種類少,他(她)的機體對那些沒有接觸到的病原體就缺少了特定的抗體,也就是說該病原體沒有抵抗力。當小寶從一個被精心照顧的小環(huán)境進入到集體的大環(huán)境后,他(她)的飲食起居習慣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生理上會有不適應的感覺。小寶接觸的小朋友多了,環(huán)境復雜了,接觸各種病原體的機會也就多了,患病的次數(shù)就會相應增多。
但是小寶的身體對各種接觸到的病原體也會產(chǎn)生抗體,所以他(她)的抗病能力也會逐漸增強。
對寶寶來說,在集體的大環(huán)境中接觸各種病原體是不可避免的,當他(她)有了患病的跡象時,爸爸媽媽一來要積極給孩子治療,二來要讓孩子在患病時得到很好的休息,避免疾病加重。平時應該讓孩子多鍛煉,多活動,以提高身體的抗寒抗疲勞能力。
下一篇:7歲前是治療癲癇“黃金時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哪些中藥不能與抗生素合用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