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兒童弱視的患病率為3%左右,6歲前是治療弱視的最佳時機,在14歲以后,弱視的治愈率只有1%—2%。因此家長有必要在孩子6個月、3歲、5歲時須各進行一次眼科檢查,7—18歲期間至少檢查一次。
記者近日從廈門市中山醫院、第一醫院、婦幼保健院等各大醫院了解到,趁著暑假,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到醫院眼科看病,醫生們發現因為不良習慣引發的近視、弱視患兒明顯增多,而且呈低齡化趨勢。
中山醫院眼科主任陳躍介紹說,弱視是眼部無明顯器質性病變(如無腫瘤、無先天性白內障等),主要因功能性異常引起的遠視力<0.9且不能矯正者。最大危害是患兒不僅雙眼或單眼視力低下,而且常常沒有完善的雙眼視覺功能,無法形成立體視覺。如下樓梯時沒有深度感,不能開車等,長大后也不能選擇如建筑、工程設計、醫學、機械、美工、信息、空間技術等高科技專業職業。
陳躍醫生說,近視、弱視除了影響生活質量,還有并發癥的危害:約有15%的近視患者有一或兩種甚至多種并發癥,如視網膜裂孔、視網膜出血、視網膜脫離、黃斑區變性、青光眼、晶狀體后極部皮層混濁等,其中視網膜出血、視網膜脫離、黃斑區變性可以引起突然失明。
6歲前是治療弱視最佳時機
中山醫院眼科皮敏石主任醫師說,如果早期發現,堅持矯正,80%—90%以上的兒童均能恢復正常的視力,如果延誤治療將終生低視力。有資料顯示,兒童弱視的患病率為3%左右。6歲前是治療弱視的最佳時機,在14歲以后,弱視的治愈率只有1%—2%,而成年以后,治愈率幾乎是零。
陳躍指出,弱視的治療原則是:早發現、早治療、勤復查、常監督。主要的治療方法是合理矯正屈光不正和增加弱視眼的使用。訓練弱視的治療不是一朝一夕的,需每月復查一次視力、必須堅持配鏡,每3月或半年驗光一次。長期治療,時間可能長達一年、兩年甚至更長。當視力達1.0后還需鞏固1年。
定期查視力,預防應為先
陳躍主任指出,等有了弱視之后再治療那無異于亡羊補牢。因此對于弱視要預防為主:定期檢查視力,一般要做到6個月檢查一次,以便早期發現弱視,及時治療;注意正確的用眼衛生:不要在光線過強或過弱的環境下看書寫字;培養良好正確的看書寫畫姿勢,眼與書本之間保持30到40度的角度;看電視時距離應大于電視屏幕對角線5至7倍,連續看電視時間不宜超過1小時;看書45分鐘后就應休息,起立遠眺,增加調節,避免長時間用眼、過度疲勞;要注意平衡營養、合理膳食。要限糖,糖為酸性食品,可消耗體內的鈣,誘發近視。定時做眼保健操,多鍛煉身體促進眼組織的血液供應和新陳代謝;保證睡眠充足,維持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的功能平衡。
皮敏石醫生說,嬰兒出生后2個月只有大體融像,精確融像功能的建立要持續到5歲以后,而立體視功能要到6-7歲才能接近成人。因此家長有必要在孩子6個月、3歲、5歲時須各進行一次眼科檢查,7—18歲期間至少檢查一次。及早發現視功能異常是保護孩子視力的最有效途徑。(本報記者 吳軍華 陳志峰)
下一篇:治甲流兒童慎用達菲和樂感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怎樣用空調能防“空調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