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氣性壞疽是梭狀芽孢桿菌所引起的一種嚴重急性特異性感染,但未列入國家法定傳染病。該病通過傷口接觸傳染。本病多見于軟組織嚴重開放性損傷,多發生在下肢和臀部肌肉豐富部位的嚴重創傷后,潛伏期可短至6—8小時,一般為1—4日。局部傷口自覺患部沉重,有包扎過緊感。以后,突然出現患部“脹裂樣”劇痛,不能用一般止痛劑緩解?;疾磕[脹明顯,壓痛劇烈。傷口周圍皮膚水腫、緊張,蒼白、發亮,很快變為紫紅色,進而變為紫黑色,并出現大小不等的水泡。傷口內肌肉由于壞死,呈暗紅色或土灰色,失去彈性,刀割時不收縮,也不出血,猶如煮熟的肉。傷口周圍常捫到捻發音,表示組織間有氣體存在。輕輕擠壓患部,常有氣泡從傷口逸出,并有稀薄、惡臭的漿液樣血性分泌物流出。全身癥狀早期病人表情淡漠,有頭暈、頭痛、惡心、嘔吐、出冷汗、煩躁不安、高熱、脈搏快速,呼吸迫促,并有進行性貧血。晚期有嚴重中毒癥狀,血壓下降,最后出現黃疸、譫妄和昏迷,如不及時處理,病人常喪失肢體,甚至死亡。但它對沒有傷口的普通人沒有影響。醫院只要做好消毒、隔離收治、隔離手術等措施,就可預防交叉感染。
徹底清創是預防創傷后發生氣性壞疽的最可靠方法。即使受傷已超過6小時,在大量抗生素的使用下,清創術仍能起到良好的預防作用。故對一切開放性創傷,特別是有泥土污染和損傷嚴重、無生活力的肌肉,都應及時進行徹底的清創術,在清創后,一般應敞開引流,不作縫合。
嚴格隔離,嚴防交叉感染將病人置于單人房間,門口設隔離標志保持病房溫暖、清潔,室內地面及桌面用1∶200的84消毒液擦拭,每日2次。每日用紫外線燈空氣消毒病室2次,并保證室內空氣流通。
對疑有氣性壞疽的傷口,可用3%過氧化氫或1∶1000高錳酸鉀等溶液沖洗、濕敷;對已縫合的傷口,應將縫線拆去,敞開傷口。每日2次用神燈照射患肢,促其創面干燥。每次照射10—20min,燈距一般為30—50厘米左右。在照射過程中應隨時注意溫度的變化,嚴防燙傷。
抗生素的應用青霉素(1000萬U/天)和四環素(2克/天),兼可控制化膿性感染,減少傷處因其他細菌繁殖消耗氧氣所造成的缺氧環境。待毒血癥狀和局部情況好轉后,即可減少劑量或停用。對青霉素過敏者,可改用紅霉素1.5—1.8克/天,靜脈滴注。
全身支持療法少量多次輸血,糾正水與電解質代謝失調,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飲食,止痛、鎮靜、退熱等。
有下列情況者應考慮截肢:①傷肢各層組織均已受累且發展迅速;②肢體損傷嚴重,合并粉碎性開放骨折或伴大血管損傷;③經清創處理感染仍不能控制,有嚴重毒血癥者。
高壓氧療法在3個大氣壓純氧下,以物理狀態溶解在血內的氧比平時增加20倍左右,可提高組織的氧含量,抑制氣性壞疽桿菌的生長繁殖,并使其停止產生α毒素,一般在3天內進行7次治療,1次/2小時,間隔6—8小時。其中第一天作3次,第二、第三天各2次,在第1次治療后,檢查傷口,并將已壞死的組織切除,但不作廣泛的清創或切除。以后,根據病情需要,可重復進行清創。通過這種治療方法,不少患肢的功能可得以保留。
下一篇:小兒過敏疾病的常見癥狀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兒童抽動癥的治療與預防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