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喉嚨發炎、牙齦腫痛……每當這些疾病發生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在自己的頸部摸到腫塊。這些腫塊大多會自行消失,而且不痛不癢,所以大部分患者對此不以為然。
然而專家指出,這種“不痛不癢的疙瘩”才更應該引起我們警惕,因為無痛性腫塊發生腫瘤的可能性比較大。
寶寶左耳下莫名長腫塊
兩周前,我在幼兒園上大班的兒子左耳下出現了腫塊,兩邊臉明顯不一樣,孩子早晨起來就叫痛。孩子除了以前得腮腺炎時頸下腫過一次,平常都沒腫過。上了一天幼兒園,孩子的腫塊就消了,也沒出現其他不適,我也就沒帶他去看醫生。但一周前,孩子左耳下又出現一個腫塊,也是上了一天學回來就消了。雖然孩子兩次出現腫塊,都是自行消退,但我還是挺擔心,會不會是其他什么疾病的先兆?是不是應該去看看醫生?
病例
警惕無痛性腫塊
發現頸部長腫塊,不痛不癢,人們往往不予重視。只有當腫塊出現一些伴隨癥狀,如疼痛、紅腫、瘙癢,甚至影響日常生活時,才會覺得應該去醫院看一看。然而,這種“不痛不癢的疙瘩”,更應該引起我們警惕。無痛性腫塊發生腫瘤的可能性比較大。這種無痛性腫塊的特點是:生長迅速、質地堅硬、表面不平、呈結節狀、活動度差、邊界不清、無壓痛。由于沒有明顯癥狀,患者常常容易忽略,造成治療的延誤,使一些惡性腫瘤失去了早期診治的機會,待病情進一步發展時,方去就醫,往往已屬晚期,很難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頸部腫塊的“80%規律”
“頸部腫塊”是指頸部淋巴結異常腫大,或頸部出現異常的包塊。頸部是頭面部和全身各處淋巴的重要匯總處,呼吸道、消化道的樞紐,更是細菌等有害病原菌進入機體的重要門戶,也是先天性畸形、腫瘤的好發部位。因此,頸部是人體的腫塊多發區。據臨床統計,頸部腫塊可由60多種疾病引起。國內外學者對頸部腫塊的診斷總結出一條“80%規律”:
①對于不是甲狀腺部位的頸部腫塊,有大約20%屬于炎癥或先天性疾病;而其余80%屬于真性腫瘤。
②對于真性腫瘤,又有大約20%屬于良性腫瘤,80%為惡性腫瘤;同時與性別有關,女性約占20%,男性占80%。
③在頸部惡性腫瘤中,有20%原發在頸部,而來源于全身其他部位惡性腫瘤的轉移病灶占80%。
④頸部的轉移病灶有80%來源于頭面部,20%來源于人體軀下部位。
兒童頸部腫塊多因淋巴結炎
這種腫塊本質上是一種炎癥反應性腫大。其特點是:一、部位大多位于下巴周圍。二、腫塊一般呈圓形,單個或多個,表面光滑,有移動性,觸摸時有疼痛。三、腫塊大小會有變化,發炎疼痛時往往會增大,疼痛減輕時又會縮小。這種可變性,大部分是炎癥腫塊的特征。
兒童頸部腫塊中占一定比例的是先天性腫塊,其中發育囊腫占大部分。先天性腫塊有一個特點:腫塊在兒童年齡比較小時就出現,而且在比較長的時間內腫塊性質不會發生比較大的變化。
不過,我們也不要忽視兒童頸部惡性腫瘤。雖然很少見,但預后較差,其發病規律與成人有所不同。因此,如發現有單個、質地不硬的腫塊時,還應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以免誤診。
學會自查頸部
一、仔細觀察,應選擇光線充足、均勻的地方,解開領扣,使頸部充分暴露,端坐或站立于鏡子前,抬頭,仔細觀察頸部有無異常突起的腫塊,注意頸部兩側是否對稱。
二、仔細觸摸,可用雙手手指的掌面按前后上下的一定順序觸摸頸部各區域。發現腫塊后,可根據腫塊的大小、性質對疾病作出初步判斷,還要及時請醫生診治。一般人可每3個月認真檢查一次。
下一篇:兒童生長痛的主要原因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專家揭秘氣性壞疽傳染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