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兒童活潑好動是好事,但有些情況則需要引起家長的重視,超出常人接納范疇的活潑好動可能與多動癥有關。專家解釋,兒童多動癥患者往往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小動作較多,學習成績受到影響,不少家長在看到類似癥狀時,往往出于心理因素,很少考慮疾病的可能,這也是造成目前我國兒童多動癥就診率較低的一個重要原因,多動癥早期干預治療是關鍵,建議家長科學認知。
就診率約為發病人群千分之一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兒科(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崔永華告訴記者,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即俗稱的多動癥,是兒童時期較為常見的一種心理行為疾病,其患病率高達3%-6%。
根據發病率估算,我國約有1400萬到2000萬的ADHD(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是一種在兒童期很常見的精神失調,2010年我國僅有2萬ADHD的患兒就診,僅是發病人群的千分之一。“多動癥患者也是一個比較大的人群。從就診情況來看,因兒童多動癥前來就診的人群占了門診數量的很大一部分,但與發病率相比,兒童多動癥的就醫率水平并不高”,崔永華介紹,不少家長都是在兒童學習成績受到影響或者在病情已經影響其正常生活時才來就診。
崔永華分析,目前家長及社會對兒童多動癥認識不足是就診率較低的重要原因,不少人仍缺乏對多動癥的客觀識別知識。例如兒童多動癥的另一個發病表現,即對于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多動癥兒童往往比一般人更加專注,這也就給識別多動癥造成了一些困難,例如,臨床中有些家長發現孩子在看電視、打游戲等時精神集中,便自行排除了多動癥的可能。
淘氣、好動是兒童的天性,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男孩淘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而且還有不少人認為越是淘氣、好動的兒童,往往越聰明,智商越高。對于不具備專業知識的家長來說,很難正確區分兒童淘氣與多動癥的界限。
患者注意力較差、易沖動
北京回龍觀醫院院長,WHO心理危機預防研究與培訓合作中心主任楊甫德表示,多動癥患者最主要的問題是注意力損害,精神無法長時間集中,患者往往出現行為動作增多,體現在學生身上便是成績下降,同學關系不佳,無法很好地配合集體活動等。另外,有些兒童多動癥患者還會表現出抽動的癥狀,也包括經常聳肩、吐痰等動作。
崔永華解釋,最核心的癥狀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首先便是兒童的注意力較差,注意力集中時間較常人更短,其次為多動,即兒童往往小動作較多,難以安靜。另外,容易沖動也是兒童多動癥的核心表現,也正是因為如此,多動癥兒童經常犯一些不該犯的錯誤。另外,往往伴有學習方面的困難等,情緒問題也是一個重要表現,多動癥兒童如果因為成績不好受到批評,控制自身情緒的能力較差,往往出現脾氣較差,易怒及易與別人發生沖突的癥狀。
發病原因尚不明確
目前關于兒童多動癥的發病原因尚不明確,崔永華表示,或許與遺傳有一定關系,但具體原因仍無法確定。“關于多動癥的發病原因,仍不明確,這種疾病也是綜合因素所致,可能跟環境因素、遺傳等都有關系”,楊甫德告訴記者。
早期治療是關鍵
家長應該明確的一點是,任何疾病都是越早進行治療越好,多動癥同樣如此,早期進行治療及干預是關鍵,楊甫德告訴記者,時間越長,大腦中的功能改變也會越明顯、越持久,一些已經養成的行為習慣的矯正難度也會加大。
崔永華表示,如果患者能夠積極接受并配合治療,目前臨床中兒童治愈后的情況還是比較理想的,如果治療效果較好,一般也不會對兒童成人后的生活造成太大影響。
■ 誤區闡釋
誤區1 多動癥調皮好動
在不少人的觀念中,多動癥兒童的表現就是調皮好動,事實并非如此。崔永華解釋,多動癥與調皮好動是兩碼事,調皮好動為兒童天性所致,是一種正常表現,而多動癥表現為一種疾病,往往會超出正常兒童調皮好動的范疇。對于家長來說,要區分這兩種表現,其實并不困難,正常兒童即便表現較為調皮好動,也不會影響其正常的社會功能,其表現也往往能夠被周圍人接受和容忍。多動癥兒童的表現相對來說更加過分,往往難以被周圍人接納,而且容易對其學習、認知等造成影響。
誤區2 多動癥兒童長大即可自愈
隨著年齡增長,癥狀逐漸減輕并自愈,這種個案的確存在。因為隨著大腦功能發育的不斷完善,有些多動癥癥狀的確會消失,患者的注意力也能集中,但這種情況發生的幾率非常小,僅存在于少部分人中。兒童期的多動癥如果沒有得到很好的治療,到成人時期仍會存在,建議盡早進行干預。
崔永華告訴記者,一旦發現兒童可能患有多動癥,應立即就醫進行治療,隨著年齡的增長及自我控制意識的增強,兒童多動癥不經治療便可自愈的可能性非常小。兒童時期的多動癥如果未經治療,50%左右的患者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演變為成人多動癥,會終生影響患者的生活。“臨床中也有很多成人多動癥患者前來就醫的情況”,成人多動癥表現與兒童時期相似,區別在于患者往往不再如兒童時期多動,但注意力缺陷、容易沖動的表現仍會繼續,如沖動賭博、投資、難以與周圍同事處理好關系、超速駕駛等,研究發現,成人多動癥患者一生中被吊銷駕照的幾率是正常人群的3倍。
誤區3 嚴教可治療兒童多動癥
對兒童嚴格要求,實施嚴教可以自行扭轉兒童多動癥的癥狀也是人們對多動癥認識的誤區之一,崔永華告訴記者,這種方法對治療兒童多動癥并無益,而且沒有兒童愿意接受這種教育方式,多動癥兒童其實也希望表現良好而得到夸獎等,但由于一些原因,這些兒童無法控制自身情緒、行為等,而單純的嚴教也無法達到治療的效果。兒童多動癥本身是一種心理疾病,是需要治療的。
采寫/新京報記者 張秀蘭
下一篇:兒童癲癇用藥“六注意”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7歲女孩墜下11樓,醒來說“胸口疼”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