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消化腫瘤內科副主任醫師 張小田
看病難、看病貴一直是大家關心的社會熱點,醫院人滿為患、處處排隊,怎樣看病才能事半功倍?
人的生命無價,健康屬于自己。和疾病進行搏斗,不僅需要勇氣還需要智慧。尤其是對于惡性腫瘤這樣復雜的疾病,“學會看病”,才能盡快獲得滿意的結果。否則,勞民傷財,耗神耗力,徒增怨氣。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的專家近日特別為患者整理出了門診看病的六大秘笈。
門診看病秘笈之一:
一定要找專家嗎?何時找?
名醫、教授,是眾多患者追尋的目標。但這些專家往往又被一些患者埋怨看病太快、不認真。
的確,患者及其家屬多次辛苦掛號排隊,又在門診苦等數小時后才能見到專家,可專家幾分鐘內就開具出了各種檢查而未給予任何治療建議,患者和家屬此時的失落甚至不滿可想而知。但事實上,患者很少想到,其實自己此時并不需要找“名醫”。
身體有病,想辦法找個資深的專家看看,別給耽誤了,是很多人的第一想法。于是,醫院的專家門診總是那么緊缺。其實,有些病第一次并不一定非要找專家看。比如,腫瘤的分期檢查基本是統一固定的,初診時完全可在普通門診完成基本檢查,明確大體病情;基本明確后,病情復雜者可能需要多學科綜合治療,那時參與者往往為各學科領域專家,此時醫院多數提供預約服務,會大大縮短等候排隊日程;如果病情相對簡單,1名至2名醫生即可完成診治,患者完全可以由初診的年輕醫生安排住院后,再接受專家教授查房制定方案,或者安排預約轉診,這可以大大節省患者和家屬的時間、精力。
門診看病秘笈之二:
就診需要帶什么資料?
就診時,患者需要攜帶所有相關的病情資料,既包括與腫瘤相關資料,如既往手術記錄、手術后病理、化療方案、藥物不良反應記錄、腫瘤指標等化驗檢查、每次復查CT等影像學片子(不要只帶報告單),必要時應攜帶病理切片(染色、未染色兩種);有冠心病、糖尿病等其他合并疾病的治療用藥診斷情況,甚至數十年前的相關病史也要清楚提供。
這一點對于家屬或親友代診者特別重要,否則白白耽誤時間。同時,要妥善保管病例資料,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檢查,某些資料丟失后可能終生無法彌補。
門診看病秘笈之三:
患者本人每次都要來嗎?
一般而言,患者都會自己前往醫院就診,但來北京三甲醫院看病的外地患者很多,如果情況特殊,第一次就診進行情況介紹預約檢查時,患者本人可以不來。
值得提醒的是,需要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時,接診醫師親自查體看病人十分重要。不看到患者本人,醫生有權不制定具體治療方案,或者僅提供大體治療原則,家屬親友可以攜帶會診意見與親自接診患者的當地醫生協商,最終決定治療方案。
門診看病秘笈之四:
與醫生交談怎樣效率最高?
限于我國現狀,每位患者門診就診時間往往僅數分鐘,病情復雜者也只能延長至十數分鐘,醫生面臨的門診壓力非常大,所以患者在最短時間內提供最有價值的信息十分重要。
第一,陳述病史要有重點和順序。“某種不適出現多長時間”,這是醫生最習慣的開頭方式。患者要首先把對自己影響最大的問題說出來,然后按照時間順序進行重點敘述(病歷及影像資料也要按順序擺放),暫時無需陳述細節,例如說“飯量減半”就夠,而無需介紹具體食物。
第二,請仔細傾聽醫生建議后再發問。醫生看病歷影像資料時請安靜等待,不要急于訴說,以免打斷醫生思路。醫生提問時請認真回答,此時問及的問題往往都是疾病診治的關鍵點。疾病具有基本特點及規律,醫生的解釋往往符合大多數規律,把專業復雜的病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達出來也需要花時間組織。如果未聽明白,請待醫生說完再發問;在全部理解醫生的建議解釋后,如仍有具體問題,此時再提問,會得到醫生的尊重。良好的溝通交流對醫患雙方都是需要的,會帶來最大效率。
第三,如何看醫生的態度與醫術。一名醫生應同時具備高超醫術及良好情商。但是醫生面對每個病人的時間有限,往往只能用最簡潔的語言詢問病情。同時,醫生也是普通人,超負荷的門診量常令他們疲憊不堪。此時,患者請記住自己到醫院最主要目的是病情診治,而不是獲得理解同情。一名醫生態度再不好,也不會拒絕患者,更不會違背自己的學識和醫德故意出具錯誤的治療意見。
門診看病秘笈之五:
是否需要“第二意見”?
有的患者得病后,往往就診數家醫院、咨詢數名醫生;在治療過程中,有的患者不斷委托熟人更換醫院,有的則在療效不滿意時才改換醫生或者醫院。究竟怎樣是合適合理的?
正確的做法是,“問清楚,跟一個”。疾病千變萬化,即便是標準治療,不同醫院、不同級別、不同專業的醫生,難免理解有偏差,患者完全可以在治療規范的醫院咨詢2名至3名經驗豐富的醫生,綜合各種意見再做出決定;尤其對于診斷棘手、治療有爭議、既往療效欠佳、疾病進展迅速、罕見疾病等復雜情況,只要溝通交流到位,首診醫生也會歡迎來自同行的專家意見。有價值的“第二”甚至“第三”意見是合理必要的,但并非跑得醫院越多越好,慎重選擇、認真比較方能獲得最大價值。
對于腫瘤患者尤其如此。腫瘤屬于慢性病,治療和隨訪都是長期行為,打一槍換一地,最后只能“誰都管不了也不想管”。請在治療規范的醫院,選擇一名態度認真、能夠良好交流、積極鉆研的醫生,不一定非得是專家教授,但要建立互相信任的紐帶,盡量“從一而終”,這利于醫生更好地掌握患者的病情及治療過程。
門診看病秘笈之六:
如何不被花哨的治療手段欺騙?
治療各種疑難雜癥的小廣告、看似來頭不小的“專家”、“助您治愈腫瘤”的口號,令人將信將疑,又不忍放棄每一個機會。
俗話說,“病急亂投醫”。患者和家屬一定要理性對待疾病,盡量提高醫療常識,不被一些花哨的治療手段欺騙,延誤治療時機。除手術、化療、放療這三大治療手段外,γ刀、諾力刀、介入治療、微創技術、基因生物治療等都有嚴格且相對狹窄的適應癥,別被所謂的“現代醫學”、“最新療法”所騙。
傳統醫藥具有良好的療效,但中藥并非無毒無害,在與化療等手段聯合應用時,更要注意互相干擾。患者應在有資質的正規中醫醫院和中醫科接受治療,并與放化療及外科醫生隨時溝通,不能相信小廣告和偏方,不恰當的治療非但不能減少放化療不良反應,反而可能造成危害。
延伸閱讀
腫瘤病人怎么選醫院
腫瘤患者初次就診的醫院通常為當地綜合醫院或體檢中心,當疑診或確診為腫瘤后,應首先遵循“專病專治”原則,選擇規范的腫瘤專科醫院或者綜合醫院腫瘤內外科。
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正確的初始治療方案幾乎決定了患者的治療結果,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實際情況卻常常是,部分家屬為了對患者隱瞞病情,托熟人朋友,選擇普通內科、外科、中醫科甚至部分不規范的民營私立醫院等,使患者未得到規范治療,待最終不得不轉診到腫瘤專科后,醫生只能連連嘆氣愛莫能助。
對于能夠接受抗腫瘤治療的晚期腫瘤患者,應該選擇腫瘤內科進行化療等,而非普通內科或外科;對于僅能接受姑息對癥支持的晚期腫瘤患者,可選擇關懷醫院、康復醫院、二級醫院或社區醫院,科室的選擇也可以考慮中醫科、綜合病房等,此時不要追求人滿為患的大醫院,否則難以給患者帶來最后的安寧。
惡性腫瘤的根治性手術多數比較復雜,新進展、新理念比較多,如果可以接受根治性手術,應盡量選擇腫瘤專科醫院,或者經驗豐富的綜合醫院外科,術后輔助放化療則可到腫瘤內科或放療科就診。部分腫瘤發病率低,診斷困難,或欠缺公認的治療規范,或疾病復雜,醫生診治意見有分歧,如神經內分泌腫瘤、胃腸道間質瘤、黑色素瘤、男性乳癌、多原發癌等,鼓勵患者到高水平腫瘤專科醫院咨詢,獲得醫生的“第二意見”。
腫瘤專科醫院的專業劃分較細,一般來說,根據原發腫瘤的部位選擇相對應專業的醫生看病。對于已有遠處轉移的晚期腫瘤患者,應根據原發部位而不是轉移部位來選擇相應科室,如乳腺癌骨轉移的患者應就診于乳腺腫瘤內科而不是骨腫瘤科。
綜合醫院的腫瘤內科往往并未按瘤種細分不同專業,但專業劃分是未來趨勢,多數高年資醫生也有自己的專業傾向,患者可通過醫院的咨詢臺進行初步了解。
下一篇:尿道下裂,制造男童“假兩性畸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男孩“包皮長”不能一刀切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