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近期網上有熱帖《多數溺水的孩子站在水中安靜地死去》,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急診科醫生歐茜稱“確有可能”。很多人認為,家長帶孩子在小區游泳比較安全,但專家指出,八成孩子溺水發生時都有家長在場,而且并非都發生在河里或泳池,甚至連家里的浴缸都可能令幼兒溺水。
當兒童溺水時,兩分鐘后便會失去意識,4~6分鐘后身體便遭受不可逆轉的傷害。“很多大人不知道,孩子溺水時,不一定都是拼命掙扎,也可能只是靜靜地站在水里。因此家長一旦識別孩子溺水后,應該盡早開始搶救。“曾經有一個孩子在海灘上玩耍,奔跑時不慎摔倒,頭部先著沙灘,嘴鼻吸入海水,不能動彈,好在家長及時發現,將孩子拉起來,避免了‘淺水浸死人’的意外。”歐茜說。
“曾有一則新聞圖片報道,一位父親將溺水的孩子倒背過來,將其頭部向下,往醫院跑。這是錯誤的做法!”歐茜強調,“溺水搶救最為關鍵的是黃金搶救四分鐘。如果發生心跳驟停,10秒內就應該進行心肺復蘇。此時,最應該做的是爭分奪秒進行人口呼吸,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倒背倒水上,因為,大量的水進入肺部后,是無法倒出的。另外,溺水后人的肌肉松弛,容易發生嘔吐,一倒過來,嘔吐物就容易阻塞氣道。”
心肺復蘇施救要及時。歐茜稱,“對于溺水者,要拍一下看看溺水者是否有反應,假如遇溺者沒有反應,可判斷為心臟驟停。同時觀察遇溺者胸廓,假如沒有起伏,說明呼吸也已經停止。這時候應該指定旁邊一人撥打120。”
在救護車未來之前,應對其進行心肺復蘇,“步驟是打開氣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壓。讓遇溺者仰臥在堅硬的地面上,讓其仰頭,用手往上提下頜幫助打開其氣道,然后一手捏鼻子,一手把其嘴巴打開,嘴包住嘴向內平緩吹氣一秒,假如胸廓有起伏則證明吹氣有效。”
歐茜介紹,在搶救過程中,每吹氣2次接30次胸外按壓。胸外按壓的深度大約為5厘米,至少達到100次/分鐘的頻率。重復吹氣及按壓的循環,有可能的話與旁人輪換施救,直到急救人員到達。“在搶救過程中,再累也要堅持,有的溺水者在搶救很長時間后還是會醒過來的。” 記者王普、通訊員周密
下一篇:消化不好,酵母片配健脾中成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不足一月,21名孩子手指被“咬”傷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