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中醫診斷疾病以望、聞、問、切為主,其中“望”為首,舌苔、面色、發質、指甲等等,都是“望”的內容。中醫體檢在家做,一“望”而知,防患于未然!
“中醫體檢”之五:觀小便知健康
中醫很重視通過觀察小便的情況偵查疾病,因為小便的變化是反映孩子是否健康、有無疾病的“窗口”。
正常孩子的小便
尿量:3~7歲的孩子每天排尿量約600~700毫升。這個數值是一個平均數值,并不是所有的孩子每天都排一樣多的尿,尿量的多少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同。
次數:3~7歲的孩子每天排尿次數約6~7次。
尿色:3~7歲的孩子的尿的顏色大多呈無色、透明或淺黃色。
如果尿放置片刻后有白色沉淀,尿檢查除鹽類結晶外,無其他異常,這不是病態,可讓孩子多喝水,適當少吃含無機鹽多的食物,沉淀就會消失。
尿色若呈金黃或深黃,可能與孩子在服用黃連素、維生素B2等藥物有關,停藥后即能恢復正常。
如果是乳白混濁的尿,若加熱后顏色變清,則為正常現象。
尿色的深淺還與排尿時間、孩子飲水的多少及出汗有關:早晨第一次排出的尿,顏色要較白天深,而喝水多、出汗少的孩子尿量多而色淺,飲水少、出汗多或發燒的孩子則尿量少而色深。
孩子小便的異常情況
次數異常!
3歲以上孩子尿的次數每天多達10次以上,伴有尿急、量少,可能患了神經性尿頻;若排尿時還伴有疼痛哭鬧,可能患了尿路感染或尿路結石。中醫認為孩子氣虛或濕熱下注可導致尿頻。
尿色異常!
1.深黃
中醫認為尿呈深黃,為濕熱黃疸。剛出生的小寶寶尿色發黃,通常是由新生兒黃疸疾病所致。如果較大的孩子尿色變得深黃,同時伴有發燒、乏力、食欲明顯減退、惡心、嘔吐等不適,并在腹部肝區的部位有觸痛,則可能是患了黃疸性肝炎。
2.發白
如果只是發現尿發白,沒有其它伴隨癥狀,一般是一種正常現象。但是病理性乳白色小便一般是由于腎臟及尿道感染造成的膿尿,也可由絲蟲病所致淋巴管阻塞而引起。中醫認為尿呈乳白色多為脾胃虛弱。因此,當孩子小便發白時,應去醫院做檢查以明確診斷。
3.血尿
中醫認為尿呈鮮紅為血熱妄行,若呈淡紅色,為氣不攝血。血尿是許多疾病的信號,可因泌尿道自身的疾病所致,如各種腎炎、尿路感染、尿路結石、尿路損傷、尿道畸形、腎血管病等,也可由全身疾病引起,如心力衰竭、出血性疾病及VC、VK缺乏,也可由于服藥或鄰近器官疾病導致血尿。孩子出現血尿,一定馬上帶他去醫院檢查。
尿味異常!
尿味異常的話,可以檢查一下尿常規,看是否是尿路感染導致的。夏天容易尿臭,因為夏天天氣炎熱,只要孩子稍微活動,立即汗流浹背,為了應對水分從汗腺大量流失的情況,腎臟必須濃縮尿液以保存水分,于是尿液變濃、尿量變少、尿味變臭。另外,吃蔥蒜、火鍋等食物也可能導致尿臭。
孩子小便異常的飲食療法
1、取豬肝、黑大豆各30克,糯米15克,洗凈,豬肝切成極薄片,加清水適量,共煮成粥,作為晚餐食用,有補腎的作用,適用于孩子尿頻。
2、取核桃仁150克開水浸泡,去皮,切碎。大米50克洗凈,紅棗50克洗凈,蒸熟去皮核。三者用水浸泡之后磨成細漿,過濾去渣。鍋內放清水500毫升,置火上,把細漿倒入鍋內,燒開后加入白糖250克,煮熟成核桃酪食用,有健脾補腎作用,適用于孩子尿頻。
3、取白木耳30克,黃花菜(即金針菜)150克,加水5碗,煎成2碗,每次1碗,日服2次,療程7天,有涼血止血作用,適用于孩子血尿。
4、取炒黃糯米30克,槐花20克,煮粥,加冰糖1匙。每日服食一次,有健脾止血作用,適用于孩子血尿。
5、取綠豆、黑豆、白茅根各30克,加水兩碗,煎至一碗,取汁飲用。每日兩次,有涼血止血作用,適用于孩子血尿。
6、取綠豆30克、大米50克,加水煮粥食用。綠豆性寒味甘,能清涼解毒,清熱解煩,適用于孩子尿味臭及尿深黃。 文/復旦大學兒科醫院教授 時毓民
下一篇:孩流鼻血,三七葉煮水喝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12歲男孩腦中風,原來他是“小糖人”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