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連續高溫天氣,一些孩子煩躁不愛吃飯時,家長以為是食欲受氣溫影響,不想,沒過幾天孩子發燒、口中生瘡等癥狀也出現了。24日,記者在吉大一院、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長春市兒童醫院了解到,近期各醫院皰疹性咽峽炎患兒明顯增多,家長在照看孩子的時候也要多加留意。
皰疹性咽炎患兒每天都增多
“孩子疼得啥也吃不進去,怎么辦呀?”24日上午,吉大一院兒科靜點大廳內,4歲的萌萌坐在媽媽懷里不停地表現出煩躁不安的神態,看著孩子遭罪的樣子,媽媽既無奈又自責。孩子媽媽劉女士告訴記者,一周前,女兒表現出感冒癥狀后,她就給孩子買了點感冒藥,吃藥后,感冒癥狀逐漸減輕,但孩子卻總是哭鬧,飯量也跟著下降。
以為天熱孩子沒胃口,家人也就沒太在意,兩天前,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每咽下一口飯,孩子的表情就特別痛苦,感覺事情不對,就馬上帶孩子到醫院,結果一查被診斷為皰疹性咽峽炎。“孩子所在的學前班都放假了。”一名家長說。原來,石先生家的孩子也得了這病,就在他陪著孩子打針的時候,老師打來電話稱,班級里已經有兩名孩子感染了皰疹性咽峽炎,為了不發生傳染危險,學校就臨時給孩子放假。
當日,記者在現場詢問了10名家長,發現只有兩名孩子是急性咽炎,其余8名孩子都是因皰疹性咽峽炎來就診的。
隨后,在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長春市兒童醫院了解到,近半個多月來,每天就診患者中,有1/4的患者是皰疹性咽峽炎,其中以小兒居多,偶爾也有成人發病。
口腔潰瘍黏膜損害很難受
“孩子得這病后,口腔內黏膜幾乎都會發生潰瘍,吃東西的時候一定很痛苦。”吉大一院兒科兒科高級專家、教授李海波說。據他介紹,“皰疹性咽炎”又稱“隱形手足口病”,很容易與手足口病混淆,也有傳染性,發病率要高于手足口病,并且患病多為學齡前兒童,主要表現為哭鬧、拒奶、持續發熱、咽部疼痛等,兒童剛患病時表現為咽部充血,扁桃體、軟腭等處能看見約小米粒大小的灰白色皰疹,2天至3天后逐漸擴大后破潰并形成潰瘍,但該病治療并不復雜。它與手足口病最大不同的地方在于皰疹性咽炎不會出現皮疹,只是口腔潰瘍黏膜損害。而手足口病是一種兒童傳染病,又名發疹性水皰性口腔炎,它能嚴重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等并發癥,并且是以手、足和口腔黏膜皰疹或破潰后形成潰瘍為主要癥狀。
得病后孩子要多喝溫開水
記者了解到, 由于皰疹性咽峽炎初期癥狀與一般感冒區別不大,因此很容易被家長誤認為感冒而延誤治療。為此,李海波教授也提醒家長,夏天在家空調開啟一段時間要開窗通風,不要將溫度開得過低,盡量少帶幼兒去人群密集場所,多給孩子用流水洗手,一些抵抗力較弱的孩子,如果出現發熱、口中生瘡、疼痛難忍,就應注意是否患了皰疹性咽峽炎。
飲食上也要注意保持清淡,得病后,孩子要多喝溫開水,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青菜、水果等,盡可能少吃煎、炸的油膩食品。
相關鏈接
如何區別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炎?
鑒別點1:疹子特征不同
手足口病出的疹子一般如小米粒或綠豆大小,周圍有發紅的灰白色小皰疹或紅色丘疹,不痛、不癢、不結痂。而皰疹性咽炎皰疹的初期是灰白色的小丘疹,周圍紅暈,以后變成發亮的皰疹,破潰以后變成小潰瘍。多數可見丘疹、皰疹和潰瘍同時存在。
鑒別點2:并發癥不同
咽峽炎雖然可能合并細菌感染,但是不會出現腦炎等并發癥,但孩子往往因為咽痛而流涎、拒食。也就是說,幾乎不會出現重癥、發生生命危險。
手足口病的少數患兒則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并發癥,個別重癥患兒如果病情發展快,會導致死亡。
鑒別點3:發病原因不同
皰疹性咽炎是種比較特殊的感冒。在臨床門診中,一般每100個感冒患者中,就有5個至10個可能是皰疹性咽炎。而手足口病是由柯薩奇16病毒引發。
鑒別點4:皰疹位置不一樣
皰疹性咽峽炎的皰疹僅僅出現在口腔內,而患手足口病的大多數孩子先是嗓子里有皰疹,后發展到手腳心,少見于長在手腳背,并伴有發燒。
鑒別點5:傳染性不同
事實上,皰疹性咽峽炎的傳染性比手足口病小得多,孩子的手和腳心都沒有皰疹,一般就不會是手足口病,不必過分恐慌。本報記者 于慧
下一篇:兒童脊柱側彎:早治是關鍵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女童吞食哨子,竟次日才送醫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