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2004年4月20日
請讓我慢慢長大
女兒5歲半時,我曾努力讓她提前上學,那時總以為早上學,早點智力開發,尤其是女孩,能讓她早日成才。我托人找關系和附近小學校長見了一面,這位校長力勸我別讓女兒提前上學,她說學校里有一個孩子提前上學,卻跟不上,幾年后還產生了一些心理問題,當然如果我一定要堅持,她也可以考慮,她希望我能三思而行。校長對提前上學的態度堅定而明確,但我仍然有點懷疑,讓我的女兒提前上學也許使她為難,她以這種理由推托。我不善言辭,也沒有什么充足的理由。最后,女兒在幼兒園里又待了一年。前些年,有時想起這件事,心里也拿不定主意,到底是責怪我的無能,還是值得慶幸?提前上學太早不好,但提前半年呢?如果當時我能言善辯,意志堅定,女兒提前上了學,如今會怎么樣呢?我想這成了一個永遠未知的謎。
學習華德福教育后,我終于解開了謎底,感謝當年的那位校長,多虧了她,才使得女兒按正常年齡入學。也正是由于我的木訥,給女兒帶來了更多的健康和歡樂。
華德福教育判斷孩子是否適宜入學的標準是孩子開始更換乳牙,通常是到6歲以后,斯坦納強調在孩子們換牙前是不應該入學的,不僅如此,在這之前給予任何正規教學都是錯誤的。我在華德福幼兒園實習過3個星期,4~6歲的孩子在一個班級,我從沒有見到過老師給孩子講課。孩子們做各種手工活動,在戶內和戶外自由地玩耍。教室里甚至見不到圖書,老師們有意地避免孩子過早地接觸抽象的文字。人類進化了百萬年后才開始發明文字,幼兒期孩子獲得豐富自然的感性經驗比什么都重要。
我的老師埃瑞卡給我舉了一個例子,說明什么時候可以教小孩子學習。比如老師在一旁彈琴,一位孩子看到了,走到老師身邊表示想學習彈琴,這時老師可以教孩子。如果小孩子沒有顯示出任何想學的愿望或興趣,老師千萬不能強求。
下面是華德福教育中引用的一個故事,是Nikos Kazantzakis講的真實經歷:
記得有一天早晨,我發現一只繭在樹上躺著,里面有一只蝴蝶正在破繭。我等了一會兒,但是遲遲不見動靜,我很不耐煩,就彎腰呼氣給她溫暖。我使勁地呼氣,想讓她得到更多的熱氣,這時奇跡發生了。
繭破了,蝴蝶在慢慢地蠕動,我永遠難以忘懷心中的驚訝,但蝴蝶的雙翼沒有展開,又褶又皺。可憐的蝴蝶用盡身體的全部力量,也無法展開她的雙翼。我又一次彎腰,還想用呼出的熱氣來幫她,但完全無用!我明白了,她需要的是耐心地在陽光下慢慢地孵化,雙翼的展開是一個需要時間的過程。可惜一切都晚了,我的好心加速了破繭,但她褶皺的雙翼還沒有展開。她全力掙扎,但數秒鐘后,她就死在我溫暖的手心中。
那個小小的身體,是我良心上不能承受之重。我意識到,違背大自然的法則就是道德上的犯罪。我們沒有必要這么匆忙、這么急切。我們應該從容地遵循自然界的安排。
我曾遇到一位果農,他告訴我給樹澆水要掌握時機,初春時候,樹還在冬眠,澆水太早,嚴重的會把樹害死。讓幼小的孩子早早地開發智力,認字,做加減算術題,表面上孩子掌握了,顯得比別人聰明,但從孩子的一生來看是否有益,就很難說了。有一位孩子,提前上一年級,小學階段因成績優異又跳了兩級,15歲就高中畢業,結果呢?大學沒有考上,最令人苦惱的是孩子討厭學習,他的智商足夠考上博士,但喪失了學習動力,怎么也學不進去。這和提前上學是否有關聯?就像故事中的那只蝴蝶,好心加速它的破繭卻導致了它的早亡。對孩子過早地進行智力開發可能會導致其失去學習的動力。
有一次我給河北某地的中小學老師講課,提到了上面這個例子,下課后一位老師感慨萬千地對我說,他的女兒就是這樣。他讓女兒提前上學,參加奧林匹克數學班,在全國數學競賽也取得過優異成績,在周圍人的眼里,將來無疑會考上重點大學,但到初中后,她學習的興趣漸漸衰退,成績下降,今年高考分數才400多分,連大學也上不了。
萬事萬物的發生都有時間性,違背大自然的規律,人就會受到懲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發展也有自然的規律,違背了人的發育成長規律,付出悲慘代價的是孩子的一生。特林丒芬森是位經驗豐富的華德福老師,他不止一次地觀察到,雖然公立學校的學生比華德福的學生學習閱讀要早,但不少公立學校的學生到了一定的時候,就失去了閱讀興趣,而起步晚的華德福學生能一直保持著濃厚的讀書興趣。雖然這不是放之四海皆準的普遍規律,但實在是提醒家長們不要揠苗助長。
上一頁12下一頁下一篇:怎樣滿足孩子的求知欲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看國外家長培養孩子社交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