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我們應該培養孩子的責任心,鼓舞他們的干勁,增強他們的自信,不過,物極必反,如果片面地強調潛能的開發、調動與奉獻,可能使我們進入另一個誤區———忘記了自身的局限。教孩子學會尊重生命,懂得量力而行,是我們每位父母的責任。
有多大碗盛多少飯
小孩子對自己的能力普遍高估,正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這可以鼓勵他們百折不撓地探索和成長。但如果一個孩子總是不切實際地估計自己的能力,則可能變成不知深淺、好高騖遠、莽撞逞能了。
所以,父母須經常提醒孩子:跨過寬的溝會掉進去,從太高的地方無保護地跳下來會摔痛摔傷,牛皮吹大了總會不攻自破讓大家笑話,沒能力沒精力完成的事情應承下來是多么地自討苦吃!所以,就像花錢得量入為出一樣,做事也得量力而行。
簡單的警告、威脅甚至嘲笑往往不能夠讓孩子信服,父母可以安排機會讓孩子在一定范圍內嘗試、體驗一下,或是利用自己、別人身上已經發生過的類似的事情,和孩子一起分析一下,并找出正確、明智地對待和處理問題的策略。
光有勇氣是不夠的
我們的社會一直努力從小培養青少年“舍己救人”與“勇于犧牲”的精神,敢于犧牲的“小英雄”廣受贊譽,如為撲滅山火而英勇犧牲的四川少年賴寧曾被共青團中央、國家教委列為全國青少年學習的榜樣。
但是,未成年人普遍缺乏對危險的充分預見能力,他們的英勇行為只是出于本能;他們也缺乏在緊急狀況下自我保護的能力,大多數在挺身而出之后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甚至死亡。少年英雄的光環也給社會帶來巨大的精神創痛和負擔。因此,2004年教育部修訂并發布新的中小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規范,將此前曾倡導了多年的“敢于斗爭”等條目刪去,而代之以“安全自護”“、珍愛生命”、“注意安全”等提示。汕頭市也傳出涉險擒賊血灑百米路的勇少年黃俊杰因其行為雖然可親可敬但不可學而無緣“小公民標兵”和“十佳少先隊員”的消息,都表明社會不再提倡涉險勇為的態度。
這并不是對“不畏困難”、“見義勇為”精神的否定,而是對生命價值和意義的尊重,是更加人性化和實事求是的體現。
首先,要教會他們一些安全自護的技能,比如,遇到火災、洪災、地震等自然災害后的逃生要領,碰到壞人時的藏匿、隱蔽、逃跑、以及必要時的順服以保全生命,等待時機,另外,還應該教會他們一些“戰略戰術”,當遇到壞人壞事或遭到侵害時,不僅要敢于斗爭更要善于斗爭,比如,牢記諸如110、119、120等急救電話,必要時可以尋求專業的幫助。
光有熱情是不行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提倡助人為樂,但有些時候有些事情有些忙你實在幫不上———所謂“愛莫能助”。但我們總不好意思說“不”,怕讓人覺著不仗義,怕駁了面子傷了和氣。但答應下來又實在勉為其難,而且結果可能更糟———人家對你寄予希望卻又落空,會感到更失望、傷心甚至怨恨,而你也可能誤了別人的大事,真是吃力不討好甚至幫人不成反害人。
上一頁12下一頁下一篇:孩子從改變自己做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讓孩子與家長一起做家務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