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一個人的交往能力常常會決定他的才能是否被社會所認可。一個人要在社會上生存,就必須學會社會交往。現在的獨生子女由于外在特殊的家庭環境,他們往往缺乏與他人交往的技能,更不善于用身體語言表現自信、友好和平和,缺少正確的交往。
Q問:未來社會需要下一代具有社會交往和活動的能力,為保證我們的下一代具有良好的素質,我們應重視幼兒交往能力的培養。交往能力的培養重要嗎?
真道理:
隨著世界步入網絡時代,人際交往的增多,情商越來越被人們重視。交往能力被人們普遍認為是通往成功的必備素質。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非常重要,人格主要是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孩子與人交往對他的心理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1.人是社會性動物,人無法離群索居。每個人每天都需要從他人那里獲得信息,學習他人的經驗和智能,以及溝通協調,合作完成工作,所以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是十分必要的。
2.幼兒的社會性發展是指進行積極的社會交往,建立和諧的社會關系,掌握和遵守一定的行為準則及控制自身行為能力,用以適應社會的心理特征。
3.未來社會需要我們的下一代,具有較強的社會交往和活動能力,然而今天我們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他們有父親母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親人們寵著愛著,呵護著,要啥給啥,惟恐待慢著他。他們從出生那時起就生活在一個“獨立王國”似的單元內,是這個“王國”里的“小皇帝”,他們什么都不缺,恰恰缺乏與人交往、合作的機會。他們身上或多或少地有著不良的習性——不合群。如:有的孩子比較自私,不讓別人碰他(她)的東西;有的孩子有點霸氣,愛發小脾氣;也有的孩子不愛說話,見人就臉紅,害羞靦腆等表現,這些不良的習性將阻礙著他們今后的社會活動。所以,從幼兒起就開始進行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是十分必要的。
4.幼兒將來能否積極地適應各種環境,能否協調好與他人與集體的關系,能否勇敢地擔負起社會責任,能否樂觀地對待人生等,決定于幼兒期的生活積累和受教育的狀況。幼兒階段的社會性教育,從某種意義上講,比傳播知識、訓練技能更為重要。
Q問:良好的交往能力是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基礎和前提,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有利于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與完善,有利于孩子克服困難,實現事業的成功和人生的價值。但是很多孩子在交往能力上還是有問題的,影響孩子交往能力的原因有哪些呢?
真道理:
1.城里的孩子幾乎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容易被嬌生慣養,身上普遍存在著高度自我、任性的特點。
2.長期生活在鋼筋水泥的世界里,缺乏與大自然交流的機會,尤其缺少和伙伴們在大自然中奔跑的感覺,感受不到來自大自然的信息和快樂。他們集體感和團隊精神弱些,會比農村的孩子對家庭的依賴性更強,加上因為家庭條件比較好,很多事情不用自己去操心,父母全都包辦代替,這樣一來將使許多孩子失去與人交往的機會。
3.有了電視DVD、計算機等現代設備,孩子可以不出家門,就能消磨時間。電視看得越多,就越缺乏人際交往技能。因為在看電視時,人總是被動地接受信息,人的想像力和主動性都受到很大限制。而在人的發展過程中,兒童則需要與他人的視線接觸,需要與他人的身體接觸和語言交流,需要主動地在頭腦中形成獨特的形象,需要體驗自己行動的效果。但是電視卻把這些機會都給剝奪了。也就是說:體驗觸覺、行動、對話等的機會就減少了。
4.孩子的性格和心理疾病也會影響孩子的交往能力。
小貼士,如何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
A. 給幼兒創設交往的環境和機會。
B. 開展分享活動,教給幼兒交往的方法。
C. 舉辦節日活動,增加幼兒交往的機會。
D. 開展角色游戲,提高幼兒的交往能力。
E. 善于發現優點,創造與集體交往的機會。
F. 注意交往中幼兒的個體差異。
G. 注意樹立父母的榜樣作用。
* 小 結 *
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對于孩子一生的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它的培養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只有成人利用各種不同的手段,堅持不懈地對孩子進行培養,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才會不斷的增強。愿天下的父母、教師們都能重視對孩子交往能力的培養,使孩子們成為21世紀的寵兒。
下一篇:熱忱秘訣:付出關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培養寶寶獨立性的4大策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