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孩子上幼兒園后開始學習各種知識,他是否樂于學習,能否安下心來學習?其實環境對孩子的學習起著很大的影響作用。為了讓孩子專心學習,媽媽要為他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好的學習環境不僅有助于孩子集中精力地思考問題,還能促進他學習的積極性。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具備哪些特點呢?媽媽又該怎樣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呢?
建議一:布置好孩子的房間,讓孩子喜歡在里面學習
當孩子漸漸長大,媽媽就會為他收拾出一間兒童房,讓他有自己獨處的空間。可是兒童房的設計多種多樣,怎樣的擺設才能讓孩子使用方便,并且喜歡在里面學習呢?媽媽一定要精心為孩子布置房間,不可以只注重美觀,更要注重其實用效果。
經典事例
事例1:
5歲的依依已經上幼兒園大班了,媽媽根據她的愛好幫她報了書法興趣班,一有時間依依就會到書房練習書法。
考慮到依依是個女孩子,媽媽把她的書房布置得美輪美奐,不但貼滿了卡通圖案,還擺了很多漂亮的人偶,還有會報時的卡通鐘表。可是依依在房間練習書法的時候,卻一點也不能靜下心來,一會兒玩玩布娃娃,一會兒看看鐘表里報時的小鳥,一會兒瞧瞧墻上可愛的卡通人物。不但如此,拿著毛筆到處跑的依依還把墨水弄的到處都是。
媽媽看了不禁搖頭嘆氣,為什么自己精心布置好了書房,依依卻不肯專心練字了呢?
事例2:
4歲的東東非常喜歡畫畫,每天放學后都會在書房里一畫就是好久。書房本來是爸爸看書的地方,可是自從東東上了幼兒園,就讓給了東東。大大的寫字臺,舒適的大座椅,東東每次都使勁爬上去,蹲在椅子上才能夠得到寫字臺的桌面。
一天,媽媽正在廚房做飯,突然然聽到“咚”的一聲,然后就傳來了東東的哭聲。媽媽急忙跑到書房,發現東東趴在地上,椅子卻砸在了東東的身上。媽媽抱起東東心疼地問:“怎么了寶貝兒?怎么掉下來了,摔疼了吧?”
原來,東東想爬到大椅子上畫畫,不小心踩翻了椅子,并被椅子砸到。晚飯后,媽媽和爸爸商量:“我們給東東買個兒童專用的桌椅吧,這樣孩子用著太不方便了。”
事例3:
媽媽給5歲鑫鑫買了一套漂亮的桌椅,鑫鑫特別喜歡,不僅把自己的圖書擺在上面,還把自己喜歡的變形金剛、奧特曼、小超人等玩具和自己愛吃的零食也放在上面。
可是學習的時候,鑫鑫總是不能專心,一會兒看看奧特曼,一會兒吃點薯片,書桌不僅用于學習,竟然還成了鑫鑫的玩耍場所。
教育感悟
環境的好壞對人的身體健康和思想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媽媽在為孩子布置房間時應注意到房間的形狀、光線等因素。據一項調查研究顯示,孩子若是長期在方形的房間內學習,就比較容易集中精力,而在不規則形狀或圓形的房間里,則容易分散精力和胡思亂想。同樣,光線的明暗也能左右孩子的情緒,光線較暗的房間容易讓人情緒低落,而光線明亮的房間則會讓人心情舒暢。所以,媽媽在為孩子選擇房間時,一定要注意到以上這些因素。
好的環境是讓孩子能夠安心學習的先決條件,所以媽媽一定要布置好孩子的房間,讓他喜歡在里面學習。
媽媽妙招
1.為孩子布置一個簡潔明亮的房間。
媽媽在為孩子布置房間時,應以線條簡潔、光線明亮為主,還要讓室內能夠保持空氣的流通,這樣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也要注意房間色調的諧調,避免使用過于醒目的顏色。媽媽會發現強烈的色彩會刺激孩子的神經,容易助長浮躁的情緒,而平和的色調則有助于他安靜下來,靜心思考問題。同時,室內布置要符合幼兒的情趣,例如,懸掛的裝飾畫不要過于冷艷,而應該富有童話色彩,或是懸掛具有教育意義的名言或字畫。不要擺放過多的裝飾品,也不要有過多的雜物。
如事例1中依依的媽媽,雖然為她布置了一個漂亮的房間,但由于室內裝飾過多、花色斑駁,導致依依不能專心練字,反而容易分散精力去關注房間內的其他物品,這樣的房間就不利于孩子專心學習。
再者,孩子房間的布置還應該考慮到他的個性特點。對于活潑好動的孩子,房間布置應盡量淡雅的色調為主,以免助長不穩定的情緒;若孩子的性格過于內向,則可以讓房間的色調略微活潑一些。
媽媽在將房間的大框架布置完之后,還要為孩子選擇合適的家具,并為他擺放一些學習用品,方便孩子的使用。
2.給孩子定做合適的桌椅。
媽媽要為幼小的孩子定做適合其身高的桌椅,或者是可以調節高低的活動桌椅。成人的寫字臺和座椅過于高大,不適合孩子使用。如事例2中的東東,由于椅子太高還需要爬上去才能夠到寫字臺,又因為踩踏不當而摔倒。
同時,媽媽在為孩子選擇桌椅的時候,盡量不要選擇帶有滑動輪的桌椅。擺放好后,桌椅的位置就不要隨意挪動,別讓孩子今天在這學習,明天在那看書。桌椅固定容易形成專心學習的心理定勢,讓孩子一進入這個環境,大腦就進入學習狀態。
3.不要讓孩子在書桌上擺放雜物。
孩子的書桌應擺放課本、文具以及必要的工具書,媽媽還要時常提醒他將自己的物品收放整齊,但是不能讓他把玩具、零食或其他雜物放在書桌上。如事例3中的鑫鑫,將玩具和零食都放在書桌上,學習時便不能專心,這樣學習效率就會降低。
建議二:夫妻和睦,不爭吵,給孩子一個安靜的環境
父母的爭吵對于任何年齡的孩子來說都是件極度苦惱的事情,尤其是對于年齡較小的孩子,他往往不能理解父母爭吵的原因,但卻會因此而緊張、恐懼、焦慮。由此可見,家庭不和睦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都有負面的影響。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夫妻雙方都要維持家庭的和睦,給孩子一個安靜而舒心的成長環境。
經典事例
事例1:
周五,爸爸和媽媽都有事,忘了去幼兒園接4歲的櫻櫻。他們回到家卻發現兩人都沒去接孩子時,就開始互相埋怨,并一起去幼兒園。
回來的路上,爸爸說:“你不接孩子也不和我說聲,我還以為你去了。”
“我還以為你會去呢,周五本來是該你去接的。”媽媽說。
“可你下班早啊,我以為你回來見家里沒人就會去接她了。”爸爸說道。
“我下班早?你又沒回來看,怎么知道我今天就下班早了?”媽媽生氣地說。
“你沒完了是吧?”爸爸吼道。
這時,只聽“哇”的一聲,櫻櫻大哭起來。“寶貝兒,別哭了。是爸爸不好。”“媽媽也不好……”媽媽爸爸都不敢再吵,去哄櫻櫻。
“你們都不想接我……你們不想要我了。”櫻櫻哭著說。
事例2:
亮亮5歲了,他的父母脾氣都比較急躁,常常為一些小事而爭吵,還會互相罵對方。
一天,亮亮和小貓玩,小貓不肯理亮亮自己跑了,他就在后面罵:“該死的,給我滾回來!”媽媽在廚房做飯,聽見亮亮的話,趕緊出來問:“亮亮,你罵誰?”亮亮說:“小貓跑了。”媽媽剛想說什么,卻忽然覺得亮亮的語氣很像一個人,她想起自己在和丈夫吵架時,就曾經這樣口不擇言。于是媽媽說:“亮亮,說臟話是不對的。媽媽也不該說,以后媽媽不會再這樣了,你也不要再這樣說。好嗎?”亮亮點點頭說:“好的,媽媽。”
上一頁12下一頁下一篇:從孩子日常表現看特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培養孩子自我控制能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