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我不是兒童,也不是媽媽,但我過節。每年的六一兒童節,我知道還有很多人會像我一樣,為自己過節,為自己找樂。
很多父母在采訪中說,其實很多小朋友對于兒童節還沒有概念。其實現在的生活教育模式,物質豐富,寵愛有加,基本上每天都可以是兒童節。那么兒童節存在的意義在哪里?
每個人獲得快樂的模式不盡一樣,不過每個人對于快樂的需求都是一樣的。既然有一個節日叫做兒童節,父母親們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教育的好時機。告訴孩子們,為什么會有這樣一個節日,教會他原來這個世界有很多幸福并非理所當然。這樣他才會用珍惜的眼光,去發現生活中每一個哪怕很小的閃光點,去發現令自己快樂的點點滴滴。
看見一滴水,能發現水滴里整棵植物的倒影;聽到一陣風,因為有樹葉沙沙的響聲;善于深入發掘生活美好的孩子,會有更敏感的觀察力及分析力,那么至少在面對一件事情的時候,他會思考更多,而不是脆弱地被現實或困難擊垮———這個興高采烈的兒童節,原本就是為了悼念在戰爭中死難的兒童而設。但止于悲傷不是節日的立意,樂觀堅強的人要能夠從悲傷中獲得堅定的正面力量。
所以,快樂是一種能力。和孩子一起學會珍惜、感恩,我想,無論是否兒童節,他們都會比較快樂。(文/林清清)
下一篇:讓06歲寶寶的思維動起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最害寶寶成長的早教誤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