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曾國藩教子的內容主要有六項,即勤、孝、儉、仁、恒、謙六字。
勤
曾國藩認為子女教育中,以勤為第一要義。他提倡,勤理家事、勤奮學習、勤勞工作,反對奢侈懶惰,不可厭倦家常瑣事。他從不準許子女睡懶覺。在家里男要掃地、種菜,女要做飯、織布。妻子女兒跟他同住江寧(今南京)兩江總督府時,他規定她們白天下廚做飯菜,夜晚紡紗織麻到深夜,而且天天如此。
孝
百善孝為先。曾國藩提倡盡孝悌,除驕逸。他教育子女在家敬老愛幼,出嫁后尊敬公婆。
儉
曾國藩認為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財,家事忌奢華,尚儉。日常飲食以一葷為主,非客到,不增一葷。穿戴就是一件青緞馬褂,而且一穿就是三十年。子女婚姻,品德為上,聯姻不必定富室名門。曾國藩深刻認識到:人的本質有好逸惡勞的一面,如果父母蓄積足夠的錢物讓子女花銷,他為什么還去吃苦呢?結果坐吃山空。如果無所依靠,則逼得他們去奮斗、去謀生、去立業,結果能成大器。
仁
曾國藩教育子女仁義待人,認為親戚交往宜重情輕物。家敗離不得個奢字,人敗離不得個逸字,討人嫌離不得個驕字。為此他告誡子弟:家門太盛,有福不可享盡,有勢不可使盡,人人須記此二語也。吾家現雖鼎盛,不可忘寒士家風味,子弟力戒傲惰,戒傲以不大聲罵仆從為首。他要求子女守先人耕讀家風,不要有半點官氣,不許坐轎,不許喚人添茶。不許子女斥罵仆傭,不許輕慢鄰居,不許仗勢欺人。
恒
曾國藩說: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窮,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泊之觀海,如牛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于此三者,曾國藩特別看重有恒。做到有恒,既是易事,又是難事。說易,因為人人可以做到。說難就在于難堅持,堅持幾天可以,堅持幾個月就難了,堅持幾年、十幾年、一輩子更難了。然而,只有守常,才能獲得成效。曾國藩結合自己的體驗,對兒子說:年無分老少,事無分難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種樹蓄養,日見其大而不覺耳。因此,他反復要求兒子看、讀、寫、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
謙
曾國藩一生謙虛誠敬,謹慎持重,整肅端莊,他教育子弟也要借此修身,以勤勞為體,以謙遜為用,以藥佚驕。他教育子弟待人寬厚、寬容,設身處地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他在給弟弟的信中叮囑:子侄輩須以敬恕二字常常教之。敬則無驕氣,無怠惰之氣,恕則不肯損人利己,存心漸趨于厚。 汪谷
下一篇:小學生要注重養成的10個好習慣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在玩中學讓孩子快樂地成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