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家長對孩子要加強引導。家長要多講規則的用處,讓孩子了解規則無處不在,一定的規則能保證人們更好地生活。家長可以時常反問孩子,如果不遵守規則會怎樣?讓孩子設想違規的后果,引起他對執行規則的正視。規則意識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沒有整齊劃一的是非界限。如何在生活情境中幫助孩子逐漸形成明確、統一、靈活又具有可持續發展的規則意識,使孩子的個性和社會性相得益彰,從而在社會中獲得幸福的生活和感受。
讓孩子做有限的選擇。有限選擇的方法對孩子的規則培養非常有效,如果想讓孩子不在房間里跑來跑去,就應該讓孩子選擇現在是看書還是畫畫,而不是“現在我們來做什么?”漫無邊際的選擇會把幼兒推到無法控制的規則之外。把幼兒必須要做到的事定為規則,在這個范圍內給孩子幾個可選擇的方向,這樣不論孩子選擇什么,他的行為都在規則之中,從而自然而然地接受規則。
適當采用自然懲罰法。規則意識的形成有時還需付出一定的代價才能使幼兒從他律到自律。適當地讓孩子接受一些自然后果懲罰,是非常必要的,這種方法要有一定的限度,還要與說理引導相結合,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意。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再加上示之以不同后果,就能使孩子慢慢感悟,變得懂事起來。
如孩子的課堂常規不好,在課上坐不住,不注意聽講,家長可以配合老師,讓孩子每天在完成學習任務之后,靜靜地坐10分鐘,練習集中注意力,反思自己這一天的課堂常規表現。然后家長和孩子交流,及時肯定孩子坐得很好,要求孩子每天上課時就要這樣集中注意力聽講。家長可配以《科學家小故事》的講解,引導孩子學習科學家們小時候是怎樣專心學習的。
培養執行規則的技能。有時孩子具備了一定的規則意識,但仍會時常違規。如有時“起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并非孩子故意拖拉,而是穿衣、洗漱等動作太慢,不得要領。那么,家長就要教孩子做事的方法,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尋找又快又好的做事方法和規律,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 □麗江
下一篇:時尚媽媽教孩子學理財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教學齡期的孩子識字?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