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本報日前以《“屎尿褲”不敢脫苦撐4天》為題報道了發生在鞏義一家寄宿學校一名一年級小學生身上的事,事件中的小學生景景穿著粘滿糞便的棉褲苦撐了4天,導致臀部皮膚大面積潰爛,方引起老師注意而被發現,家長欲為此事追究老師和校方的責任。在這起事件當中,反映出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的缺失。
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一年級是成長過程中一個比較大的轉變。孩子在入學前家長需要幫助孩子做好充足的準備,比如自律意識、時間觀念等。一位小學校長告訴記者,每年新生入學,一年級小學生都有一個較長的適應期。
鄭州市12355青少年維權及心理咨詢中心副主任、心理咨詢師趙悅玲認為,這起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件之所以發生,主要是因為這個孩子入學前生活技能以及情緒、情感表達等方面發展不完善。
專家說,社會性能力是兒童在進入更為開放的生活空間及社會環境前應當具備的一些基本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兒童應具備一定的自主能力,包括生活上的自理能力和獨立完成活動的能力。比如下課自主安排喝水、上廁所的時間。兒童應具備一定的情緒情感表現力,幫助兒童發展情緒的控制調節能力。發展兒童的意志力,使兒童的各種意志品質開始形成,如自覺性、堅持性、自我控制能力等。一堂課四五十分鐘,對剛入學的小學生是個考驗。
夫婦二人忙于生意,而將年幼的孩子送入寄宿制學校,寄希望于學校對孩子進行全方位的管理,而孩子卻性格內向,普通人看似非常正常的事情,孩子卻覺得無比艱難,不懂得如何向成年人求助,正常的表達和溝通欠缺。
景景的爸爸說,他認為寄宿學校可以包攬一切,把孩子放到學校自己就不用管了。這種心態在許多家長中普遍存在。其實孩子人生的第一教育是家庭教育,其次才是學校教育,然后是社會教育。
6~11歲正處于孩子心智發展五個階段中的第四個階段。這一階段的孩子會開始與別人競爭及比較。
如果老師和家長鼓勵孩子學習,表示孩子與其他孩子一樣有同樣的能力,孩子將會受到激勵而變得有活力;如果老師或家長經常嚴厲地批評或忽略孩子,孩子會不信任自己,或者不會自覺地做事,他會產生不配做某件事或不及別人的感受。
下一篇:超前:滿足家長,傷了孩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善于引導讓孩子做生活強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